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语录 >

五首悠闲生活的古诗词,远是非,寻潇洒,感悟人生真谛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2 09:53:26    

-1-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首诗作于王维晚年隐居终南山时期,抒发了他对闲逸自在生活的向往和怡然自得的心境。

开篇点明诗人中年信佛,晚年定居终南山陲。次联写他独自漫步山间,欣赏大自然美景所获无穷乐趣。三四句描绘他行到溪水尽头,闲坐赏云卷云舒的闲适情景。

结尾两句记录他偶遇一林叟,相谈欢笑无还期,增添了生活情趣。全诗语言朴实,细节入微,勾勒出诗人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高洁情怀。

这首无景无事的小诗,巧妙运用了空白手法,将诗人隐逸山林、闲情淡泊的心境写得活灵活现,堪称王维晚年田园诗的典范之作。

-2-

《临江仙·夜归临皋》

宋·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首词作于苏轼黄州贬谪第三年,写他夜饮东坡雪堂后醉归临皋寓所的情景。

开篇两句点明饮酒地点和醉态,接着描写他归来时家僮熟睡、门窗紧闭的静谧景象,反衬出词人心境的孤寂和悲凉。

下片先慨叹身世沉浮,寄寓出世理想。继而写夜景静美,唤起他乘扁舟逝去、寄生于江海的浪漫想象,充满了超然物外、归返自然的豪情。

全词抒发了苏轼在逆境中由入世转向出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复杂人生理想,语言简练飘逸,意境超然卓绝,可谓他中年词风的典范之作。

-3-

《少年行四首》

唐·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

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

系马高楼垂柳边。

这首诗写咸阳城中一群朝气蓬勃的少年游侠相聚痛饮的热闹景象。

开篇点明他们豪饮的是价值十分昂贵的新丰美酒,勾勒出这些游侠英雄豪气凌人、潇洒不羁的形象。

下两句写他们相见恨晚,为彼此侠义行为而干杯庆贺,揭示了他们重情义、恪守侠道的精神追求。

结尾一笔勾勒出他们系马高楼垂柳旁的场景,烘托出这群少年侠客奔放刚健、风流翩翩的英姿。

全诗笔触凝练,意境雄浑顿挫,将一群豪侠之士的精气神悉数展现,具有极强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激荡人心的艺术力量。

-4-

《人月圆·山中书事》

元·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这首词借古今兴衰表达了作者看破红尘、隐居山林的生活态度。

开篇两句总叹兴亡盛衰如幻梦,诗人早已厌倦尘世。接着举孔林、吴宫、楚庙等往昔繁华景物的衰败凋零,铺垫出“繁华非长久”的哲理。

下片写山中生活虽然简陋,但有书酒自娱,幽静宁闲,自得其乐。结尾几句勾勒出诗人在山林中旷达自在、潇洒逍遥的生活情态。

全词铺叙顺畅,感情深挚,从愤世嫉俗直抒胸臆,转为超然物外、游戏人生的豁达境界,语言朴实有力,意境开阔雄浑,可谓隐逸诗词的典范之作。

-5-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这首词作于苏轼1076年暮春密州任上,登超然台远眺春景而作。

上片细描暮春时节郊外景致,从春风拂柳、春花遍地、雨雾笼城,分景叠写,层层递进,勾勒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春色美景。

下片抒发因寒食将近而激起的怀人之情、思乡之情。词人虽有归乡之念,但终以“诗酒趁年华”的旷达襟怀,摆脱忧伤,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全词景情交融,意蕴深长。景写工力雅俊,情抒亦恳挚动人。尤以下片超脱离愁的高致,展示了苏轼矢志不移、豁然贯通的精神品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