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21:53:00
钟秋明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孔子说:“假使我再早些年,五十岁就研读《周易》,就可以避免大的过失了。”
孔子经常反省自己,这是他晚年发出的反思性的人生感慨。他感慨《周易》伟大,自己晚年研读《周易》有所得;他更感慨自己研读《周易》晚了,应该早一点,以至过往岁月终究未能尽善尽美,人生难免有过失、有遗憾。
孔子老而好《周易》,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在家里的时候,把《周易》放在座席旁边,出行的时候,把《周易》放在行李袋里,反反复复地研读,以至于把串联《周易》书简的皮条弄断三次以上。为什么要五十岁才研读《周易》?孔子可能认为,这本书高深难懂,没有一定知识、阅历、智慧,读者很难参透和理解。与时人不同的是,孔子爱好、研读《周易》,不是为了占卜、做个算命先生,而是为了参悟其中蕴藏的哲学道理、伦理德义。正因如此,经过孔子的努力,最初仅有卦象、卦辞、爻辞的《周易》才有了阐发性的易传《十翼》,才有了我们今天读到的相对系统的经典面貌。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是圣人孔子,也承认自己有过错,甚至有大的过错。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既然有些过错难以避免,那悔过、改过就显得尤为重要。孔子的经验是,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悔过,学习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犯大的过错、颠覆性的错误,可以帮助我们改过。面对当今乌卡时代的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我们可以依靠反思和学习,在变化中把握不变的原则,找到属于自己人生的确定性。
(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校园风景1 欧阳雅萍 摄)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孔子有使用普通话的场合,诵读《诗经》、诵读《尚书》、执行礼仪,这些场合都使用普通话。
雅言,即通常使用的语言,这里指周代的普通话,也是我国较早时期的普通话。孔子为什么在这三个场合说普通话?一是方便教学。孔子是鲁国人,说的主要是山东话,他的弟子来自四面八方,不一定能够听懂山东话,但对以陕西话为主的周代普通话,比较容易接受和听懂,以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普适性,打破地域隔阂,使不同背景学生能够共同学习。二是树立文化经典和周礼的权威性。《诗经》《尚书》和周礼是孔子的教学内容,更是当时统治阶级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使用普通话教学、诵读和执礼,方便准确传播,可以烘托其应有的庄重、严肃氛围,用方言则容易消解经典和礼仪的权威。三是维护语言统一、文化贯通和国家认同。语言既是沟通交流的桥梁纽带,也是社会成员的身份标签,语言统一是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黏合剂。孔子以普通话教学、执礼,无形中推广了普通话,维护了国家统一。
(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校园风景2 欧阳雅萍 摄)
方言让文化和生活更加丰富多元,普通话让交流沟通更加便捷顺畅,推广使用普通话,规范严谨使用语言文字,用自己的一言一语、一颦一笑,在多元中守护共识,在变革中传承根脉,让文明的声音,既规范又鲜活,让天下人听懂彼此。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的为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回答,他这个人啊,发奋用功便忘记吃饭,心生快乐便忘记忧愁,连自己快要老了都察觉不到,如此而已。”
叶公原名沈诸梁,是楚国王室贵族,被封叶县,担任叶县县长。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时,专程到叶县拜访叶公。叶公可能想更多地了解孔子,便向孔子的弟子子路询问孔子的为人。子路可能没有搞明白叶公提问的真正意图,所以没敢贸然作答,不过,他向老师报告了这一情况。老师就此以反问的口气说出了自己的特点,似乎隐含有一点点小责怪。
孔子认为自己有三个特点:忘食,忘忧,忘老。遇到问题和困惑,发愤努力、潜心学习研究,就忘记吃饭,忘记人要吃饭,这是对学问对理想的极致专注与投入。心有所得,问题和困惑解决了,就满心快乐,忘记忧愁,忘记生活中的艰难险阻、不如意,他在追求道德实践中享受精神愉悦、消解世俗烦恼。爱我所爱、乐此不疲,在发奋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就忘记时间,忘记年龄,忘记衰老,他超越时间焦虑,以终身学习对抗生命有限性。
(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校园风景3 王江敏 摄)
马斯洛概括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实际上,在孔子这里,自我实现需要挤压了其他所有需要,生命的最大需要就是实现生命本有价值与意义。人应该在信息的洪流中锚定意义,在世俗的纷扰中守护热爱,在时间的流逝中活出永恒。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知道规律、有智慧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典籍、勤奋敏捷探求规律获得智慧的人。”
当时可能很多人认为孔子是天才,是“生而知之”,后天不可能学到那么多东西、变得那么智慧。对此,孔子予以明确否定,说自己不是天才、不是天生就知道,自己成才的关键是爱好学习、勤奋学习、主动学习。
(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校园风景4 欧阳雅萍摄)
个体有差异,每个人都是天下独一无二的,这是事实,但因此而把别人的成才成功归因为天才,就显得不客观、不实事求是。连圣人孔子都坦言自己不是天才,那谁还敢说自己是天才、自己靠的是天赋?否定天才论、否定天赋决定论,就是肯定后天努力、肯定勤奋实践。
孔子在这里给自己画了一张三维度的像。第一维度是“好古”。爱好学习,爱好古代典籍,注重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第二维度是“敏”,敏捷、勤奋。遇到问题和困难,就迅速行动、开动脑筋、马上学习,注重抓住当下。第三维度是“求”,探求、求索。知识、本事、智慧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完全靠自己主动追求、主动思索、主动请教,向老师求,向身边人求,向书本求,向实践求,本事是求来的。
好古敏求,是千年前成就圣人的秘诀,更是当下每位奋进者成长成才成功的不二法门。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不主动谈论、辩诘:怪异、暴力、悖乱、鬼神。
这句话并不难懂,但要弄明白背后的原因并不简单。谈什么不谈什么,体现的是个人的知识视野、能力水平,更是他的思想境界、内在主张。孔子不谈怪异谈正常,不谈暴力谈德行,不谈悖乱谈秩序,不谈鬼神谈人事,这说明他反对、忽视、不喜欢前者,主张、强调、喜欢后者。儒家关注现实,希望通过学习修养解决现实人生问题,而怪力乱神却于事无补、平添烦恼,因此,孔子认为,对怪力乱神最好敬而远之、避而不谈。
怪异、玄虚容易满足人天生的好奇心,吸引眼球,分散注意力,令人难以专注;暴力、勇力宣扬武力征服,往往导致破坏、伤亡、损失,产生无谓牺牲;悖乱、叛乱常常冲击社会稳定,扰乱正常运转秩序,使人内心不安宁;神异、鬼神往往引起迷信,让人过度依赖外在超自然力量,丧失自信和内生动力。
就个体而言,我们应尽量保持平实心态、规律生活,充盈正能量,这是读书学习修养的目标所在,更是健康成长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怪力乱神却是负能量,最易惊扰生活和心理本有的安宁、平静,消耗前行的动能,甚至将人引入歧途,个体选择远离怪力乱神自然是明智之举。就社会而言,怪力乱神极具传染性,社会风气转好很难,变坏却很容易,一件负面事件的扩散传播就可能致使普遍效仿,甚至人心不古,尤其对心性尚未定型的年轻人影响更为明显,加强媒体管控,尽量减少怪力乱神的扩散传播,就显得特别重要、必要,这甚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晴雨表。
(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校园风景5王江敏摄)
减少短视频中的怪力乱神,减少游戏中的怪力乱神,这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呼吁,更是每个有良知的灵魂发自肺腑的呼吁。
远离怪力乱神,是一种克制,更是一种智慧、一种幸福。
(作者为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研究员,博士)
微言|比包书皮更重要的 对孩子来说,比起包书皮,更重要的是学会怎么应对来自外部的规制和要求。毕竟,今天父母掌中宝,但大多数人走入社会后都是普通人。我能理解为包书皮而焦虑的父母,关键是咱娃不能比别人差太多。中庸从众、与人为善,这是很好的处世之道。另一方面,是不是也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弹性。 2025-09-05 10:24:00
全球治理倡议概念文件 一、背景2025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80年前,国际社会在深刻反思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的基础上,决定成立联合国,开启了全球治理的崭新实践。80年来,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等全球治理理念与实践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历史 2025-09-02 00:36:00
一场跨越20年的翻译旅程,《飞鸟集》钟书峰译本深圳首发 8月30日下午,泰戈尔《飞鸟集》中英双语典藏版新书发布会在深圳书城中心城举行。译者、法学博士钟书峰与深圳作协副主席钟二毛展开深度对谈,首次揭秘这部“打磨近二十年”的译作及分享背后的创作故事。深圳市委组织部、深圳光明区委宣传部、深圳文联、深圳作协、深圳读书会等多家机构代表悉数出席。这场盛会,以泰戈尔诗 2025-08-31 15:51:00
钱俊君掌舵湖南市场监管仅10个月,突遭调查!环保旧账曝光引震荡 湖南省纪委监委闪电出手! 8月19日,一则爆炸性消息震动湖南政坛: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钱俊君,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被湖南省纪委监委立案调查。这名“掌舵人”,曾在交通系统留下环保污点——2022年,他被官方通报处理湘潭港口污染整治不力事件。如今靴子落地,调查背后暗流涌动。翻开钱俊君的履历, 2025-08-19 10:49:00
深观察丨是什么让超六成美国人说“不”? 当地时间18日,美国又一项关税措施正式生效!自即日起,美对进口钢铁和铝征收的50%关税范围进一步扩大,纳入汽车零部件、建筑材料、食品包装等数百种钢铝衍生产品。路透社报道截图这是本届美国政府继3月12日开始对进口钢铝征收25%关税、6月4日将钢铝关税翻倍至50%、6月23日开始将8类家用电器作为“钢铁 2025-08-19 08: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