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7 11:04:00
“今年开始,所有考场将全面实行AI实时巡查,考生在考场的异常举动、违规行为将被AI巡查系统实时抓拍并由考点相关人员及时处置,考生的任何违规行为将无处遁形,切勿抱有侥幸心理。”近日,江西赣州市教育考试中心发出《致2025年赣州市高考考生的公开信》提醒道。
此前,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已宣布,今年江西省将全面实行考场AI实时巡查,全程监控分析考场异常行为,考后继续实行考场视频监控录像全省统一回放审查,凡核查判定为违规违纪行为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引入AI实时巡查的不止有江西省。随着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近,多省份积极推进AI监考技术应用,为高考“保驾护航”。AI巡查系统的启用,能否为考生营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
除江西外,湖北高考今年也将全面推行考场AI巡查。5月21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官宣,今年考场实行“人工监考、视频监考和流动巡考”,同时还将全面推行考场实时智能巡查,对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旁窥抄袭、提前抢答、延时拖答、携带或使用违规物品等各种考场违规行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时发现并预警,经考点认定属实的,将对违规考生作出相应处罚。
广东阳江今年高考同样将启用AI巡考。据阳江广播电视台消息,今年高考期间,阳江市15个考点采用AI巡考系统,该系统应用AI行为识别算法和大数据技术,可及时发现和预警考试过程中的违规违纪行为,通过摄像头全方位捕捉和算法匹配,对考场内监考老师和考生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一旦检测到作弊、抄袭等异常行为,会立即发出警示。
与传统人工监考相比,AI能够7×24小时无死角监控,避免了人工因疲劳、主观因素导致的疏漏,大幅提升了监考效率和精准度。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部署的AI系统,在全省考场架设的4K超高清摄像头以每秒30帧的频率采集画面,通过骨骼关键点追踪技术,可精准捕捉考生手部轨迹——当出现手指敲击桌面、文具传递等12种预设违规动作时,边缘计算终端会在0.3秒内完成模型匹配并触发黄色预警。系统还会同步解析考场声纹图谱,当检测到非翻阅试卷的异常语音分贝(如耳语声超过45dB),会自动关联画面帧生成“音视频联动证据包”,为后续人工复核提供立体证据链。
湖北省推行的“智能监考三件套”则展现了技术闭环设计:入场环节的3D结构光人脸识别仪可将误识率降低至0.001%;考场内的毫米波智能安检门能穿透衣物识别藏匿于鞋袜、腰带处的微型通讯设备;而实时巡查系统搭载的注意力追踪算法,可通过眼球运动轨迹分析考生注视方向——当视线偏离试卷超过15度且持续3秒以上,系统会自动标记为“疑似旁窥”,并在监考端生成带时间戳的预警弹窗。
阳江市采用的AI巡考系统重点应用中国电信计算机视觉分析、阳江市采用的AI巡考系统重点应用中国电信计算机视觉分析、AI行为识别算法和大数据技术。除通过教室摄像头实时采集画面、AI算法自动匹配40种异常行为模型的实时巡考外,系统还可以实现考后智能检索、数据统计分析和监考规范监测。
但是,在带来便利的同时,AI监考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部分考生和家长对隐私保护表示担忧,担心在考场内的所有行为数据被记录存储后,会出现信息泄露和滥用的情况。还有人担心AI存在误判风险,可能会影响考生的前途。
针对这些问题,多地教育部门强调,AI仅作为辅助提示,最终判定需人工复核,以此避免“技术误伤”。
湖北、江西等地在启用AI巡查系统时,明确表示AI系统仅作为预警工具,最终违规判定权仍掌握在监考员手中,这一设计既提高了监考效率,又避免了“算法独裁”风险,彰显了技术向善的伦理底线。
目前,AI巡考系统在技术应用层面仍有诸多可优化空间。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曹文才表示,要对智能巡查巡检中获取的异常行为预警数据进行汇总,加强训练数据积累,持续开展算法模型训练,提升智能算法分析能力和识别精准度,持续评估考场实时智能巡查所起到的辅助作用,特别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不能过度依赖人工智能。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认为,在拥抱高科技应用的同时,也需要注意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必须同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考生信息和考试数据的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技术故障应急预案,确保在技术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应对,保障考试的顺利进行。此外,还要关注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条件下的考生是否能够公平地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避免技术鸿沟造成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有业内人士指出,高考其实已经进入了AI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AI+教育”呈现出个性化和精准化的趋势。不过,AI始终只是一个工具,人才是教育的核心,公平才是监管的本质。
今年高考多地启用AI监考,尽管面临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相关制度的健全,将为考生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而如何在提升考试管理效率和保障考生权益之间找到平衡,还需要社会各界进一步的探索和努力。(于天昊)
来源:央视网
来源:央视网微信公众号
是展品,更是爆品!海信或将在德国IFA展发布RGB-Mini LED电视新品 2025年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览会(IFA 2025)即将开幕,此前备受关注的中日韩RGB-Mini LED“擂台赛”进入最后倒计时。就在韩媒《朝鲜日报》聚焦韩企能否扭转中企领先的局面时,中国企业海信放出的一则重磅消息再次引发行业震动。9月4日,海信官方发布海报,宣布将会推出一款RGB-Mini LE 2025-09-04 11:00:00
国家发改委:未来一到两年是人工智能落地关键窗口期 8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8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主任霍福鹏在会上透露,未来一到两年,正是人工智能落地的关键窗口期。霍福鹏称,为确保“人工智能+”行动稳步有序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对行动目标进行了深入论证。实施“人工智能+”并非一蹴而就,特别是当前人 2025-08-30 11:20:00
少海汇再添“隐形独角兽”“种子独角兽”生力军 8月23日,2025中国隐形独角兽500强大会在广州举行。继去年有屋、海骊节能入围2024中国隐形独角兽企业后,今年有屋、海骊节能再度入选;同时,海骊新材料核心业务板块、刚揭牌成立的海骊墨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海骊新材料”)入选大会“种子独角兽”名单。至此,少海汇已累计孵化培育1家独角兽企业、2家隐 2025-08-26 11:44:00
集邦咨询:铰链标准化加上Apple助攻 预估2027年折叠手机渗透率将突破3% 人民财讯8月19日电,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市场预期Apple(苹果)于2026年下半年推出折叠产品,将助力折叠手机渗透率从2025年的1.6%提升至2027年的3%以上。折叠手机历经多零件铰链组装到一体化结构设计的技术演进,材质、结构和厚度的突破帮助机身变得更加轻薄,铰链技术的 2025-08-19 12:23:00
人形机器人离我们的生活还有多远? 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记者阳娜、魏梦佳)15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首个比赛日产生5块金牌。人形机器人在群体舞蹈、1500米、武术、400米、物料整理等多个赛项中各显其能,引得在场观众连连赞叹。从今年初春晚上的机器人秧歌舞刷屏全网,到如今正在举办的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几个月时间,人形机器人 2025-08-17 06: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