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2 05:49:00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美联社10日报道,苏联时代发射的一颗废弃的金星探测器,在太空中漂泊53年后,于当天重返地球。幸运的是,这颗失控的探测器最终落入印度洋,没有造成地面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报道称,苏联于1972年3月发射了这颗金星探测器,代号“宇宙482”,它原计划前往金星展开大气探测,但因为运载火箭故障,它在前往转移轨道时失败,停留在环绕地球的椭圆轨道上。此后的数十年间,“宇宙482”受到近地轨道稀薄大气的影响,飞行轨道逐步降低。欧空局10日宣布,该探测器在莫斯科时间当天上午9时24分左右进入地球大气层,最终落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以西的印度洋中。
“宇宙482”的运行轨迹一直受到各国天文学家和太空交通专家的关注。“宇宙482”宽约1米,重约495公斤,单论体积和重量,它在近年重返地球的太空垃圾中并不算突出。但问题出在“宇宙482”的坚固设计上。通常而言,当废弃卫星或其他太空垃圾重返地球时,它们会与地球上空的稠密大气层发生高速摩擦而基本焚毁,最多也只有少量残骸落到地面。但“宇宙482”是为探索金星而专门研制的,金星的大气密度是地球的90倍,为抵御降落时与金星大气摩擦产生的高温和压力,苏联工程师为它设计了一个坚固的隔热罩,如今可能仍然完好无损,因此“宇宙482”大概率会以基本完好的状态撞上地球表面。美国“太空”网站10日称,根据专家估算,如果“宇宙482”在再入地球大气层的过程中没有破裂,可能会以每小时240公里的速度撞击地球,其威力相当于直径0.5米(落地后)的陨石落到地面。
天文学家担心的是,由于“宇宙482”不再具有机动能力,也无法接收地面指令,它注定要以不受控制的再入模式落到地球,“太空飞行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的因素(如太空天气),使得准确预测它何时脱离轨道、落入何地的工作变得非常复杂”。不过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表示,“宇宙482”不太可能对地面构成威胁,“事实上,平均每天有5个太空物体坠落到地球上,其中很多的质量超过500公斤,我们可以在夜间观察到它们,就像流星一样。但造成地面损失的情况非常少见,也没有引发过人员伤亡。”
美联社称,“宇宙482”的这次坠落,还引起人们对近地轨道日益严重的太空垃圾问题的关注。“平均而言,每天有3块相当大的太空碎片撞上地球,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根据欧空局统计,地球轨道上现有14240颗卫星,其中11400颗处于活跃状态。环绕地球的太空垃圾中,直径超过1厘米的有120万个、1厘米以下的超过1亿个。“随着太空越发繁忙,预计未来废弃卫星或太空垃圾再入大气层的频率会进一步增加”。日本共同社11日也警告称,报废的卫星和火箭残骸等太空垃圾接近日本人造卫星的案例在不断增加。(陈山)
美媒:时隔53年,苏联废弃金星探测器重返地球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美联社10日报道,苏联时代发射的一颗废弃的金星探测器,在太空中漂泊53年后,于当天重返地球。幸运的是,这颗失控的探测器最终落入印度洋,没有造成地面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报道称,苏联于1972年3月发射了这颗金星探测器,代号“宇宙482”,它原计划前往金星展开大气 2025-05-12 05:49:00
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太空生活传言大揭秘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李鑫 摄2025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当天,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的托举下顺利升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距地面400km 高度的中国空间站上,航天员们的日常生活跟地球上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大众对他们在太空中的生活总是充满好奇,比如,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 2025-05-04 16:55:00
助力全球化太空治理 我国南极中山站打造极地空间监测“利器” 央视网消息:在我国南极中山站,今年,科考队员持续开展光学和射电波段的空间监测工作,部署一套大口径自动跟踪的光学望远镜和新的天文观测仓,从而进一步提高空间碎片威胁预警,支持全球化太空治理。据了解,空间碎片主要在低轨道区域活动,极地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的空间碎片分布最为密集。而极区是地球开向太空的窗口,南 2025-04-21 11:13:00
探秘地月空间“天然良港” ,我国成功构建地月空间三星星座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获悉,我国已成功构建由三颗卫星组成的地月空间三星星座,将聚焦地月空间远距离逆行轨道(DRO)开展深入科学研究。远距离逆行轨道是与月球公转方向相逆的绕月轨道,其中典型的一类距离月球约7万至10万公里,是连接地球、月球和深空的“交通枢纽”,被称为地月空间的“天然良港 2025-04-16 06:56:00
国际首个!我国成功构建地月空间三星星座 还有一批新突破 记者15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由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专项“地月空间DRO探索研究”部署研制的三颗卫星目前已经在地月空间稳定建立百万公里级星间测量通信链路,标志着我国已成功构建国际首个地月空间三星星座,并取得多项原创性科技成果,为我国开发利用地月空间、引领空间科学前沿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 地月空间是 2025-04-16 06: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