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2:25:00
人间四月天,花香四溢。走进长地村,干净整洁的村道,绿树成荫的农家小院,修葺一新的垃圾分类集中放置点呈现在人们眼前,与开得正好的刺梨花绘就成了一幅和美乡村画卷。
长地村,位于盘州市盘关镇东南部。全村辖十个自然寨,居住着彝族、苗族、布依族等9个民族的708户2264名百姓。
过去,村里垃圾治理存在垃圾随意倾倒、露天堆放的现象,以及基础设施落后、垃圾混合收运导致二次污染的难题。2025年2月,长地村被列为六盘水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试点村,让全村的家家户户都成为生活垃圾治理的参与者。
村里张贴的宣传标语(黄瑶 摄)
垃圾分类是老百姓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民生大事”。作为一种有效的垃圾处理方式,垃圾分类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乡风文明、共建和美乡村具有重要意义。
破解垃圾治理难题,推进垃圾分类是关键。相较于城市,农村垃圾成分复杂、量多分散、随意堆放且收运困难,相关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也不强。
为全面推进长地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高居民对人居环境建设及垃圾分类工作的参与率、知晓率、满意率,营造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该村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垃圾分类短板,全面助推垃圾分类提质增效。
长地村先是按照"定岗、定责、定人"原则,以行政村为单位,由党支部牵头成立先锋队。以长地村分管领导为组长、长地村党支部书记;长地村驻村第一书记、长地村工作队长分别任副组长,村干部和驻村干部以及网格员为成员。并实行五级包保,组长全程监督,副组长全程调度,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分片区监管,网格员全程指导本网格。
村里张贴的生活垃圾收运评比文明榜(黄瑶 摄)
与此同时,实施清洁行动实施“三步走”。通过打造庭院清洁示范树标杆,开展“党员家庭净美行动”,要求党员、联户长家庭率先完成“三清”(清垃圾、清杂物、清沟渠),对验收达标的庭院颁发“卫生清洁示范户”标识牌;结对帮扶破难点,建立“1名党员+3户重点户”帮扶机制,针对孤寡老人、残疾家庭等特殊群体,每周开展上门清扫服务;并以奖惩挂钩强激励,将庭院整治成效纳入党员积分制管理,对连续3个月获评“红榜”的党员优先推荐评优,对整改不力的在组织生活会上作检讨。
不仅如此,长地村还打造了“垃圾治理实景课堂”,在村口设置垃圾分类体验区,设置可回收物兑换点。创新“垃圾投放分类知识有奖问答”趣味游戏,组织村民开展问题抢答活动,答对问题最多者发放生活用品(例如大米、洗衣粉、食用油等)。并开展“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季度评比,对获奖家庭给予“授牌+积分+实物”三重奖励。建立“红黑榜”公示制度,设置“进步之星”专栏鼓励后进转化。
做好垃圾分类,有赖于每一个人树立理念、落实行动。“从每家每户开始就要培养垃圾分类的意识,养成这个习惯。所以我们把垃圾分类的评比、奖励机制作为了长期的工作模式进行推动。每个季度进行一次评比,颁发一次奖励,并将在盘关镇的其他村寨陆续开展”,负责该项工作的盘关镇副科级干部张强告诉记者。
给文明卫生户发放奖励物资(黄瑶 摄)
全面小康不仅意味着物质上的富足,也包括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再接再厉、见贤思齐,盘关镇正以垃圾分类为抓手切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为和美乡村写下生动注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瑶
编辑 鲁媛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
太原:一场无声“对话” 感动聋哑居民 本报讯(记者 李涛)聋哑居民遇到交费难题,7月14日到社区求助。没想到,网格员能熟练使用手语,双方交流顺畅,并很快完成交费。居民打出手语:“很幸运,遇到这么热情、用心的网格员,谢谢你。” “别急,慢慢说。”在朝阳街社区服务大厅,网格员武建红熟练地比划手势,与一位聋哑居民无障碍沟通。45岁的孙女 2025-07-16 07:14:00
基层“智”理在深圳丨莲塘街道智能回收箱成了“社区新宠”,指尖一点就能“变废为宝” “阿姨,您看这个屏幕,选‘衣物回收’,把袋子放进去,它会自动称重,钱直接打到您微信里!”穿红马甲的工作人员正手把手教陈奶奶用“深i回收”智能箱。旁边的年轻姑娘凑过来,拿着手机晃了晃:“我刚才查了,小程序里能看到周边所有回收点,连几点开门都写得清清楚楚,以后想卖旧物再也不用绕远路了!”这台“科技感十足 2025-07-15 08:17:00
环卫工翻8吨垃圾找回儿童手表?最新回应→ 【来源:今晚报】7月13日晚,话题#翻垃圾找儿童手表被质疑浪费人力#冲上热搜第一。有报道提到,深圳的游客卢女士分享了她来大同旅游的经历。7月1日下午,卢女士一家乘坐高铁从太原抵达大同。列车上,孩子将儿童手表装入干净的纸质垃圾袋中玩耍,下车时不慎遗忘在列车上。“第二天我们预约了去云冈石窟景区参观,也不 2025-07-14 10:03:00
【乡愁印迹·村史村事】鼠场村:传承历史底蕴,谱写发展新篇 在长顺县东北部,有一个充满魅力与活力的村庄——长顺县广顺镇鼠场村。这里历史悠久,民风淳朴,近年来在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正向着乡村振兴的目标大步迈进。鼠场村因历史上逢鼠日在此赶场而得名,其历史可追溯至1949年。历经多年变革,1988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出台, 2025-07-12 18:45:00
强化品牌建设 推动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四川省剑阁县将志愿服务视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拓展文明实践成效、提升社会文明风尚的关键途径,持续优化工作机制、提升服务品质、强化品牌建设,推动剑阁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创新构建“1+29+364”三级志愿服务体系,围绕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分别建立县级志愿服务总队和29个乡 2025-07-11 1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