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央企整合加速背后 华侨城集团陷亏损泥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03:16:00    

本报记者 陈婷 赵毅 深圳报道

重新“掌权”近十年后,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侨城集团”)对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016.SZ,以下简称“深康佳A”)选择了“放手”。

近日,深康佳A公告接到控股股东华侨城集团通知,拟由其他央企集团对深康佳A实施专业化整合,这或将导致深康佳A控股股东发生变更。公告发出后,深康佳A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

深康佳A目前主要从事消费类电子及半导体业务,是华侨城集团旗下四家上市公司之一,也是华侨城集团发展电子科技业务的主要载体。当前,华侨城集团以文化、旅游、房地产、电子科技为主业,其主要的收入来源均来自充分竞争的行业,且近年市场竞争趋向激烈,公司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承压。

对于筹划上述整合事项的原因及后续是否对深康佳A继续持股的问题,华侨城集团方面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暂不方便接受采访。”

业务承压

重新聚焦消费类电子赛道的深康佳A即将迎来“新东家”。

2025年4月8日,深康佳A公告接到华侨城集团通知:为推进央企之间专业化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拟由其他央企集团对深康佳A实施专业化整合,后续将依法履行相关程序。此次整合或将导致深康佳A控股股东发生变更,但不会导致其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仍为国务院国资委。截至目前,华侨城集团对深康佳A直接持股21.75%。

深康佳A是华侨城集团旗下除华侨城A(000069.SZ)外,营收规模和市值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华侨城集团筹划上述整合事项是否与深康佳A近年财务表现有关,暂不得而知。

事实上,华侨城系上市公司近年来经营局面都不乐观。

华侨城旗下上市公司包括华侨城A、深康佳A、云南旅游(002059.SZ)和华侨城亚洲(3366.HK)。其中,华侨城A主要从事旅游业务、房地产业务。年报显示,2024年,华侨城A营收约544.07亿元,同比下降2.4%,净利润约-86.62亿元,同比下降33.42%,公司自2022年以来持续亏损。

华侨城A方面表示,2024年,公司亏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房地产项目结转毛利率同比下降。房地产业务是华侨城A支柱业务,报告期内,该业务收入约269亿元,毛利率同比下降7.33个百分点至11.54%,公司累计实现签约销售面积173万平方米,签约销售金额263亿元。华侨城A方面表示,公司房地产业务面临市场竞争、经济效益、财务管理等风险。其中,房地产销售价格面临市场压力,利润空间持续缩小,实现公司整体盈利存在较大挑战。2024年,华侨城A无新增土地储备项目。

同样主营房地产开发业务的华侨城亚洲已连续四年亏损。公告显示,2024年,华侨城亚洲收入约9.67亿元,同比下降23.44%,亏损约2.13亿元(2023年亏损约6.02亿元)。

华侨城亚洲为华侨城A子公司,主要从事“文旅+科技”产业及其生态圈投资,具体包括股权投资、基金业务及综合开发业务。其中,综合开发业务主要布局长三角及粤港澳大湾区,涉及住宅、酒店、商业、公寓、产业园、写字楼等业态。截至2024年年末,华侨城亚洲全口径土地储备共约93.58万平方米。2024年,华侨城亚洲全口径销售额约7.46亿元,销售面积4.74万平方米。

主营旅游业的云南旅游自2021年开始陷入亏损。2021—2024年,云南旅游净利润分别为约-3.26亿元、-2.83亿元、-4.27亿元、-2810.15万元,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旅游文化科技、文旅综合体运营、旅游综合服务三大业务板块。

2024年,云南旅游的传统旅游业务受客单消费下降影响,旅游文化科技板块新项目拓展不及预期,收入较2023年同期有所下降,报告期内对部分存在减值迹象资产进行评估,计提了资产减值,但报告期内参股企业项目确认投资收益较2023年同期减亏,与此同时,公司相关涉诉案件取得和解,对以前年度计提的预计负债进行冲回,确认了营业外收入2.91亿元。

负债高企

子公司业务开展承压之际,华侨城集团近年营收规模持续下滑。

Wind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华侨城集团营收分别约1668.1亿元、1134.76亿元、804.79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约为405.41亿元,同比下降20.12%。

2021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华侨城集团净利润分别为约50.3亿元、-232.08亿元、-143亿元、-57.44亿元,由盈利转向持续亏损。2021年—2023年,华侨城集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1.34%、73.98%及77.01%,维持在较高水平。

今年4月,华侨城集团发行2025年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债券,发行金额上限为20亿元。融资募集说明书显示,华侨城集团有息负债规模较大,未来尚有大额资本性投资需求,未来资本支出压力较大,资金需求将造成公司对融资的依赖日益增加,预计公司有息负债规模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近年来,华侨城集团经营和投资规模保持在较高水平,营运资金需求处于高位,相应加大了负债规模,公司的经营存在一定的偿付风险。”

公告显示,2021年—2023年,华侨城集团负债总额分别为约4850.1亿元、4308.8亿元、4248.1亿元。2023年,公司流动负债为2279.77亿元,占比为53.67%,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截至2024年9月末,华侨城集团净资产1179.4亿元,同比下降17.49%,净资产下降主要是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出现亏损。

记者注意到,华侨城集团主要收入来源的旅游行业、电子科技行业以及房地产行业都是充分竞争的行业。融资募集说明书披露:“首先,我国旅游产业市场,国际巨头渐次到来,国内同行加速崛起,公司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其次,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 电子产品在近几年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特别是彩电产品,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竞争格局更具不确定性,公司所面临的市场地位压力和盈利压力将更大。最后,房地产行业持续承压,这可能影响公司未来房地产业务的盈利能力。”

公告显示,2021年—2023年,华侨城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30.71亿元、-43.24亿元及40.24亿元,呈波动趋势。其中,华侨城集团在2022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负主要是因为房地产项目销售回款不及预期。2023年,华侨城集团按照以收定投、以销定建的经营理念,采用灵活销售策略,推进存量项目去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得以回正。

2024年上半年,华侨城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37.25亿元,同比下降326.2%,主要是因为受行业因素影响,房地产业务销售回款下降明显,以及文化旅游业务较2023年同期出现下降。

近两年,因华侨城集团布局的多个城市的新房价格下降,销售流速进一步放缓。

“以价换量”成为市场常态,部分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已低于成本,公司对该部分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分别于2022年年末、2023年年末计提存货跌价损失141.97亿元、51.64亿元。截至2023年年末,华侨城集团存货余额为2166.16亿元,占资产总额比重为39.27%;公司受限资产规模为481.84亿元,占总资产的8.74%。

公告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华侨城集团受行业因素影响,房地产业务收入同比下降;电子科技板块调整优化与主业协同性不强的非核心业务,收入规模同比下降。华侨城集团方面表示,将持续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运营效率;持续推进精益管理,降本增效,提高组织运行效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