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04:39:00
【新闻随笔】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推出32条“花期乡遇”主题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串联起大江南北花事盛景,带游客追随春天的脚步,开启“乡村四时好风光”。中央一号文件连续3年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美丽乡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明确要求“大力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
北京顺义的舞彩浅山步道,山花烂漫间藏着攀登者与骑行者的足迹,每一步都踏响春日的鼓点;四川广元的盐井河大峡谷,百年高山杜鹃与第四季冰川遗迹共舞,游客在花海中品味着地质变迁的壮阔;陕西汉中的百万亩油菜花海,金波涌动中朱鹮振翅,农耕文明与生态保护在此达成默契的共鸣。这些线路以花为媒,将生态科普融入赏花之旅,让游客在惊叹中读懂自然的密码。一朵花的绽放,是地球演化变迁的见证,谱写了生物多样性的乐章,更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
花事中,有文化。湖北阳新的茶花、月季与非遗采茶戏、布贴技艺交织,游客们在花影中触摸匠心的温度,在戏腔中听见历史的回响;安徽滁州的仰山桃花、贾龙海棠与龙山樱花次第绽放,欧阳修笔下“野芳发而幽香”的意境便在现实中苏醒。花事旅游是文化基因的活态传承载体,依循“文化符号—体验场景—情感共鸣”的转化路径,让传统文化从书本上的文字、博物馆中的展品变为可触摸的生活美学。
花事中,有生活。逃离城市的喧嚣,乡村的慢生活成为都市人的治愈良方。在田野间感受生活温度,在非遗技艺中触摸匠心传承,乡村旅游便真正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花事中,更有乡村全面振兴的希望。相较于过往较为粗放的农家乐模式,“花期乡遇”主题线路的推出,与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的政策形成共振。这种以文旅融合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的实践,正与“村BA”爆红、乡村电商兴旺等共同勾勒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图景。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到“花期乡遇”主题线路,乡村正在完成从环境整治到价值再造的变迁。这种变迁,既需要政策设计的精准滴灌,也有赖于市场机制的活水滋养。站在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推进的历史节点,我们乐见生态资本、文化基因与产业动能形成良性互动,广大乡村焕发出更大活力,在花开时节实现真正的价值绽放。
(作者:章清)
大足:蔷薇花瀑绽放 市民尽享春日浪漫 蔷薇绽放,市民共赴“花事之约”。大足台供图近日,大足南山公园40亩蔷薇花海迎来盛花期,粉色、白色花朵如瀑布般倾泻在廊架与景墙上,“花墙矩阵”吸引众多市民慕名打卡,在春日里共赴一场浪漫的“花事之约”。作为大足城区最大的植物科普基地,南山公园向来以生态景观与文化元素深度融合著称。眼下,园内粉团蔷薇、七姊 2025-04-15 13:34:00
【扬优聚势推动高质量发展】肃南县“五向发力”打造文旅产业新高地 肃南县聚焦项目建设、资源整合、文化赋能、品牌塑造、宣传营销五大方向,以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全面推动文旅产业提档升级,为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坚持项目引领,夯实文旅融合基础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文殊山乡村振兴生态旅游综合体验区、马蹄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西岔河村人居 2025-04-15 09:43:00
快告诉爸妈!赣闽首趟银发旅游专列来了! 人民网记者 焦艳 2025-04-14 19:45:00
两万人赴湄洲岛谒祖进香 “天下妈祖回娘家”持续升温 随着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临近,昨日,69个妈祖分灵庙、近两万人赴湄洲妈祖祖庙谒祖进香,其中,3个台湾进香团100余人来莆参加活动,“天下妈祖回娘家”活动持续火热。漳州龙文区东屿天后宫、泉州惠安县小岞镇后顶头妈祖宫……随着一支支进香队伍陆续抵达,妈祖敬仰者们身着传统服饰,沿着台阶拾级而上,谨循祖制, 2025-04-14 16:35:00
“和鸣——新疆疏附县民族乐器展暨传统音乐推广季”在广州市文化馆开幕 4月13日上午,“和鸣——新疆疏附县民族乐器展暨传统音乐推广季”开幕式在广州市文化馆中心阁前广场举行。疏附县民间艺人以一曲高亢旋律拉开开幕式序幕,伴随着维吾尔族传统乐器萨塔尔、都塔尔与艾捷克的合奏,将现场观众带入丝路古道的千年回响中。活动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协作办公室和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 2025-04-14 12: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