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04:39:00
【新闻随笔】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推出32条“花期乡遇”主题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串联起大江南北花事盛景,带游客追随春天的脚步,开启“乡村四时好风光”。中央一号文件连续3年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美丽乡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明确要求“大力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
北京顺义的舞彩浅山步道,山花烂漫间藏着攀登者与骑行者的足迹,每一步都踏响春日的鼓点;四川广元的盐井河大峡谷,百年高山杜鹃与第四季冰川遗迹共舞,游客在花海中品味着地质变迁的壮阔;陕西汉中的百万亩油菜花海,金波涌动中朱鹮振翅,农耕文明与生态保护在此达成默契的共鸣。这些线路以花为媒,将生态科普融入赏花之旅,让游客在惊叹中读懂自然的密码。一朵花的绽放,是地球演化变迁的见证,谱写了生物多样性的乐章,更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
花事中,有文化。湖北阳新的茶花、月季与非遗采茶戏、布贴技艺交织,游客们在花影中触摸匠心的温度,在戏腔中听见历史的回响;安徽滁州的仰山桃花、贾龙海棠与龙山樱花次第绽放,欧阳修笔下“野芳发而幽香”的意境便在现实中苏醒。花事旅游是文化基因的活态传承载体,依循“文化符号—体验场景—情感共鸣”的转化路径,让传统文化从书本上的文字、博物馆中的展品变为可触摸的生活美学。
花事中,有生活。逃离城市的喧嚣,乡村的慢生活成为都市人的治愈良方。在田野间感受生活温度,在非遗技艺中触摸匠心传承,乡村旅游便真正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花事中,更有乡村全面振兴的希望。相较于过往较为粗放的农家乐模式,“花期乡遇”主题线路的推出,与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的政策形成共振。这种以文旅融合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的实践,正与“村BA”爆红、乡村电商兴旺等共同勾勒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图景。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到“花期乡遇”主题线路,乡村正在完成从环境整治到价值再造的变迁。这种变迁,既需要政策设计的精准滴灌,也有赖于市场机制的活水滋养。站在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推进的历史节点,我们乐见生态资本、文化基因与产业动能形成良性互动,广大乡村焕发出更大活力,在花开时节实现真正的价值绽放。
(作者:章清)
民乐县南丰镇: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乡村振兴 南丰镇坚持把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抓手,推行“问需式”便民利企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打造“人居+营商”双优环境,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实现政务服务效能“大提升”。坚持“便民、高效、规范、廉洁”的服务宗旨,大力推行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帮代办”,合理 2025-07-16 10:56:00
岫岩中医院送中医药文化进满族中学 近日,岫岩中医院与满族中学联合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科普讲解、互动体验等形式,为学生们送上一堂生动的中医药知识课。活动中,中医院相关医师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结合青少年健康需求展开讲解,从“冬吃萝卜夏吃姜”等俗语切入,结合四季变化,讲解“春养肝、夏养心、秋润肺、冬补肾”的养生原理,让学 2025-07-14 12:12:00
如何引爆夏日经济?夜游+赛事+研学成新引擎 暑假来临,旅游市场热度越来越高。近期多家旅游平台大数据显示,暑期旅游客流以亲子游、学生游为主力人群,长线游占比超过六成,旅游热门目的地民航、铁路等客流增幅明显。“暑期档”入境游再升温今年上半年,随着中国免签政策持续扩容,外国人入境游市场迎来显著增长。目前正值暑期,入境游再度升温,海外学生和亲子家庭的 2025-07-14 01:33:00
【乡愁印迹·村史村事】鼠场村:传承历史底蕴,谱写发展新篇 在长顺县东北部,有一个充满魅力与活力的村庄——长顺县广顺镇鼠场村。这里历史悠久,民风淳朴,近年来在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正向着乡村振兴的目标大步迈进。鼠场村因历史上逢鼠日在此赶场而得名,其历史可追溯至1949年。历经多年变革,1988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出台, 2025-07-12 18:45:00
长子农商银行深耕“整村授信”赋能乡村振兴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今年以来,长子农商银行积极响应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践行普惠金融、服务“三农”的使命,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模式,推动金融服务下沉一线,将“整村授信”工作做实做细,切实解决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难题,为农户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助力乡村经济 2025-07-10 16: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