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讲政策 畅融资 降成本 ——解读大连市甘井子区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攻略”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4 14:06:27    

① 位于甘井子区大连湾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的大连中远海运重工厂区。

② 甘井子区数据局开展入企帮办活动。

③ “同甘与共”营商惠企系列活动首场座谈会现场。

④ 高层次人才使用“甘聚英才卡”享受就诊绿色通道服务。 本版图片由甘井子区委宣传部提供

核心提示

从服务迭代到生态优化,从共性需求到个性化方案,当营商环境建设进入改革“深水区”,一个地区优化营商环境又当如何发力?

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登上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2024赛迪百强区”和“投资竞争力百强区(2024)”榜单的城区,今年,大连市甘井子区在多渠道深入调研、精心梳理研究的基础上,将“讲政策、畅融资、降成本”作为营商环境建设的发力点,推出12条针对性举措。抓实惠企政策普及,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全面降低企业各类成本,疏通企业发展堵点……甘井子区走出一条符合地区实际的优化营商环境之路,加快建设营商环境标杆城区,在大连“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提质升级中挑大梁、担重任。

摸实情明底数

确定主攻方向

什么是好的营商环境?大连市甘井子区委书记高云鹏认为,营商环境涉及方方面面,“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是基本要求。只有结合地区实际,真正让企业得到实惠、得以发展,才是对营商环境的更高要求。

在优化营商环境的道路上,甘井子区坚持“抓大”不“放小”,服务好大企业、大项目的同时,树强中小微企业发展典型,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做到“喜新”不“厌旧”,安商与招商同时发力、互相协同;秉承“求远”不“舍近”,吸引外地企业落户的同时,促进本地企业相互合作、资源共享、发展共赢。

更为重要的是,甘井子区在高质量做好营商环境建设“规定动作”的同时,还高标准做好“自选动作”。

多渠道深入调查,全方位摸清实情。全区各级党员干部坚持“亲”“清”有为,主动走进企业、走近企业家问需问计,畅通政企对接、企企合作、纾困解难的日常“高速路”。

2024年下半年以来,甘井子区委全会每次都邀请企业家到会座谈,通过恳谈交流,认真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倾听企业家意见建议和诉求。组织举办“营商下午茶”“工信茶叙”“商务午餐会”等活动,区委、区政府领导作为“召集人”“店长”,相关政府部门作为“服务员”,邀请辖区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倾听企业“真心话”,畅谈发展“新大计”。

结合区域实际,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甘井子区结合产业大区实际,以充分发挥政策“组合拳”作用、打通中小微企业发展堵点、有效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为出发点,确定将“讲政策、畅融资、降成本”作为全区今年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

讲政策强供给

提升发展效能

“今年,一系列提振经济的好政策纷纷出台,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我们通过走访发现,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一门心思抓生产,但对惠企政策理解不深,该争取的补贴没争取到、该享受的优惠没享受到。我们通过深入企业‘一对一’讲解,为企业申请到了补贴。”大连市甘井子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闫琳告诉记者。今年,甘井子区以务实举措优化惠企政策有效供给,为营造优质发展生态提供政策指引,让经营主体应享尽享。

开展“同甘与共”营商惠企系列活动。开小会、抓重点、讲实效。围绕政策供给、要素保障、产业链对接等内容,区里各行业主管部门对行业领域进行细分,由分管副区长参与召开专题活动,通过主动邀请、网上征集等方式组织报名,精准覆盖全区有需求的各类企业。采取政府职能部门与经营主体直接“面对面”的形式,现场解读、现场答疑、现场对接,“供给端”“需求端”双向发力,为各类经营主体打造公平竞争环境、创造广阔市场空间、搭建有效沟通桥梁。

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工作秘书包保服务。深入企业走访调研,摸清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分类汇总企业诉求并对接各责任单位逐一落实。同时,制定全年科技和工业政策申报月历,为企业“一企一策”量身定制政策申报计划。

完善高质量服务企业“提升包”工作机制,聚焦重点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根据企业“提升事项清单”具体需求,提供“共性+个性”解决方案,深耕产业链协同和数字化转型等企业最为关注的领域,助力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开展“局长说业务”助企惠企系列宣传。围绕各部门涉及的创新服务、惠企政策、热点答疑、企业关切等相关内容进行宣传推广,以直观、清晰的方式向企业、群众传递准确信息。

目前,甘井子区已将国家、省、市现行营商惠企政策进行汇编,制作成“政策工具箱”向社会发布。企业扫描“工具箱”二维码即可按照工业、服务业、科技、商贸、文旅等不同行业,“一站式”了解有关适用政策,找到政府相关部门对接人联系方式,为企业申报项目提供政策便利。

畅融资搭平台

激活市场动能

“融资难是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这次我们聚焦解决无抵押信用贷款难题,小切口着手,让企业、农户真的拿到贷款,把案例当范例,为同类中小微企业融资‘打个样儿’。”在3月6日举行的首场营商惠企系列活动上,大连市甘井子区财政局局长张琪表示。首批签约信用贷5451万元,为来自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建筑业等4家中小微企业和1位种植户解决了信用贷款难题。

今年,甘井子区持续做好政银企对接服务,组织银企对接活动,促进银行与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信息交流与共享,结合实际探索开展农业专场、科技专场、产业链专场等定向银企对接活动,给企业搭建舞台讲需求,给机构搭建舞台讲产品,提升信用信息匹配精准性。推广使用“金融工具箱”,与金融机构保持常态联系,实时更新完善“工具箱”内各类融资产品。有融资需求的经营主体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工具箱”内25家机构、10个方向、147款金融产品,及其适用对象、联系人,助力解决中小微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融资难题,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融资路径。

降成本优配置

赋能产业发展

甘井子区工业门类较为齐全,制造业优势显著,已形成高技术船舶产业链、智能制造产业链、汽车产业链、生命安全产业链、洁净能源产业链、人工智能产业链、海洋经济产业链、商贸物流产业链8条优势特色产业链。

“在前期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本地配套率不高。若能搭建对接服务平台,让本地中小企业为产业链龙头企业提供配套生产服务,这样既能为龙头企业减少运输和库存成本,同时也为中小企业增加了订单,进而起到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作用。”大连市甘井子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局长李楠楠告诉记者。

为推动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实现区域优势互补、产业链精准对接,切实减轻企业经营成本,今年,甘井子区将搭建重点产业链上下游对接服务平台,全方位盘活闲置资产,深化中小企业数字化提升服务,畅通外商投资企业交流渠道,开展“甘心—上门云帮办”服务,实行投资项目审批容缺受理及压缩审批时限。

聚焦重点产业链,系统梳理“链主”企业和重点企业“需求清单”、中小企业“能力清单”、技术攻关“协同清单”,通过组织对接会、实地考察访问等形式,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产品、技术、资质等为纽带进行广泛合作。还将辅助中小企业积极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为获得相关贷款贴息、奖补资金提供帮助。

把握大连市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机遇,依托华为(大连)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聚焦装备制造产业细分领域,梳理企业共性和个性问题,提供“小快轻准”的转型服务产品。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组织企业进行政策宣传和供需对接,目前已为50家有潜在数字转型需求的企业进行对接。

见习记者 智曼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