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冠心病患者少做这些事,可能会避免心绞痛甚至心梗猝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4:01:00    

冠心病,这名字听起来或许有些陌生,但它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冠心病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单来说,就是心脏的冠状动脉里长出了粥样斑块,这些斑块就像一个个 “路障”,让冠状动脉变得狭窄,导致心肌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那心肌缺血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得从心肌供血、供氧和消耗的平衡关系说起,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心肌缺血就可能找上门来。


你可能要问了,冠心病怎么就会导致心绞痛,甚至心梗猝死这么严重的后果呢?要知道,冠心病患者的心脏血管本就狭窄,供血能力大打折扣,这就使得心肌供血、供氧和消耗的平衡变得极为脆弱。生活中的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都有可能成为打破这种平衡的 “罪魁祸首”,引发心肌缺血,要是情况严重,就可能发展成心梗,甚至导致猝死,实在是让人揪心。

这里有个关键的点得搞清楚,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对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较差。所以,任何会让心脏跳动加快、增加耗氧量,或者减少供血供氧的行为,都得尽量避免。打个比方,如果人类生存不需要氧气,心肌收缩也不用氧气,那冠心病也就无需治疗了,血管堵了也就堵了,可现实并非如此。血管狭窄引发缺血,本质上就是心肌缺血后缺氧,所以那些会降低血氧含量的因素,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能诱发冠心病患者出现心绞痛和心梗。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贫血患者和肺部功能不好的人,冠心病症状往往更容易加重,因为他们更容易缺氧,心脏面临的压力也就更大。

下面,就给大家详细讲讲,在日常生活中,冠心病患者一定要格外注意的一些事。


避开易致心梗的活动场景

过度体力活动是诱发心梗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但这里的 “过度”,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比如说,有的人走路走个几百米,或者爬个三四层楼,就会感觉胸闷难受,那这就是他的 “警戒线”。还有些患者,甚至晚上睡觉休息的时候都会胸痛,这说明他们的身体耐受度更差。所以,冠心病患者一定要清楚自己身体的极限在哪里,并且远离那些可能超出极限的活动。像提重物,你想想,双手拎着沉甸甸的东西,身体要耗费更多的力气,心脏也得加快跳动来满足身体的需求,这对本就脆弱的心脏血管来说,压力可不小。

爬楼和快走也是同理,身体活动量突然增加,心脏负担瞬间加重,很容易引发不适。一旦在这些活动中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一定要赶紧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息。这时候,靠着坐比躺着更好,因为一躺下,回到心脏的血液会增多,心脏需要处理更多的血液,负担反而会进一步加重。


控制情绪,保持平静

情绪波动对冠心病患者来说,也是个 “危险信号”。你看,人一激动,心跳就会不由自主地加快,而心跳一快,心脏的耗氧量就增加了,这对于供血受限的冠心病患者而言,就容易导致缺血缺氧,进而引发疾病发作。像兴奋、紧张、愤怒、着急这些情绪,都可能成为 “导火索”。所以,冠心病患者要尽量让自己的情绪保持平静,就像湖面一样,不起波澜。家属们也要多留意,尽量减少可能引起患者情绪波动的刺激。比如,在患者面前不要讨论过于激烈的话题,遇到事情也别慌慌张张,以免影响患者的情绪。

排便别太用力

很多人都有便秘的困扰,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这可不能掉以轻心。你想想,排便时要是特别使劲,身体内的压力会瞬间升高,这会导致血压急剧飙升,心跳也会变得过快。这种突然的身体变化,对心脏血管是个极大的考验,很可能诱发心梗,甚至造成猝死,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有便秘问题的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吃一些有助于排便的食物,像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芹菜、菠菜、苹果、香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使用一些通便的药物,比如开塞露,它能帮助顺利排便,减少因排便用力带来的风险。


警惕晨起的危险时段

早晨这个时间段,对冠心病患者来说,有时就像一个 “危险地带”。大家都知道,早上人体的血压通常会迎来一个高峰,经过一夜的休息,身体的各项机能还没完全 “苏醒”。这时候,如果从床上猛地站起来,血压就会出现较大波动,很多人会感到头晕,甚至晕厥。所以,冠心病患者早上起床时,动作一定要轻柔缓慢。不妨在床上多赖一会儿,伸伸懒腰,活动一下四肢,给身体一个缓冲的时间,让血压慢慢适应变化。这样简单的一个小举动,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保护心脏健康。

合理饮食,拒绝过度饱餐

“民以食为天”,但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饮食也有很多讲究。首先,吃饭千万别吃太饱,七八分饱刚刚好,而且饮食要清淡。为什么呢?因为饱餐之后,胃肠道需要消化食物,就会充血,大量的血液都流向了胃肠道,那么供应给心脏的血液自然就变少了,这就打破了心脏供血和消耗的平衡。另外,吃太咸的食物,会让血压升高,而且很难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这对心脏血管可不好。还有浓茶和咖啡,它们含有一些成分,容易让心率加快,增加心脏的负担。所以,冠心病患者在饮食上一定要管住嘴,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和过咸的食物,远离浓茶和咖啡,让心脏能轻松一些。


避免极端天气刺激

天气的变化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寒冷的冬天,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身上,很多冠心病患者就是因为吹了凉风而发病。这是因为寒冷会刺激血管收缩,让本来就狭窄的冠状动脉变得更窄,供血更加困难。同样,炎热的天气也不好受,身体为了散热,血管会扩张,这也会给心脏带来额外的负担。所以,冠心病患者在冬季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出门多穿点衣服,戴上帽子、围巾和手套,别让冷风钻了空子。夏天则要注意避暑降温,尽量待在凉爽的室内,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活动。

保持规律作息

现在很多人的生活作息都不太规律,熬夜、打麻将、打游戏,一玩起来就忘了时间,这对普通人的身体都不好,更别说冠心病患者了。不规律的睡眠和休息,会让血压、心率的节奏变得混乱,就像乐队演奏没了节拍,心脏自然就容易出问题。冠心病患者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晚上早点上床,躺在床上,听点舒缓的音乐,放松身心,让自己能尽快进入梦乡。这样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维持血压和心率的稳定,减少心脏疾病发作的风险。


远离特殊环境

长时间泡在高温的水里,比如去泡温泉、洗浴,对冠心病患者来说,也是很危险的,容易诱发心绞痛和心梗。另外,那些缺氧的环境和压力异常的环境,像去高原旅游,高原上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低,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来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这对冠心病患者的心脏是个巨大的挑战。潜水、跳伞、蹦极这些活动,身体会承受较大的压力变化,也不利于心脏保持平稳。还有憋气这种行为,会让身体缺氧,同样会增加心脏的负担。所以,冠心病患者要尽量避免接触这些特殊环境和活动,选择一些轻松、安全的休闲方式。

冠心病患者的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一旦不注意,综合起来就可能把患者推向更危险的境地。要是不幸发生一次心梗,那可就非常危险了。生活中,确实有不少患者因为生病后不重视这些细节,结果导致病情加重。所以,冠心病患者一定要正确看待自己的病情,不要忽视任何一个可能影响健康的因素。该用药的时候就按时用药,把血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如果有贫血或者肺功能方面的问题,也要积极去治疗和改善。很多慢性病,通过中药调理,再加上生活方式的改善,是有可能不用终身用药的。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