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1:09:00
网约车发生车祸
车上孕妇不幸流产
意外突如其来
责任由谁承担?
近日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审理了这样一起
公路旅客运输合同纠纷案
网约车司机违规驾驶
车上孕妇不幸流产
2022年1月,吴女士在某网约车平台打车前往医院产检。然而,因司机在驾驶中违规变更车道,意外发生车祸,吴女士在车祸中受伤。经医院检查,事故虽未直接伤及胎儿,但造成孕妇多处伤口、出血,导致胎儿难以保住,最终吴女士无奈做了流产手术。
康复后,吴女士将司机、租车公司、网约车平台一起诉至法院,并申请追加事故车辆的承保公司为被告。
吴女士认为,事故给自己身心造成巨大伤害,要求赔偿医疗费、营养费、精神损失费等,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无责险范围内作出赔偿,不足部分由司机、租车公司、网约车平台共同承担。
网约车平台被判违约
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法院审理后认为,本案中,吴女士通过网约车平台预约了网约车服务,双方之间形成公路旅客运输合同关系,而吴女士与保险公司、租车公司、司机并非合同相对方,上述三被告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网约车平台作为运输经营方,负有保障乘客人身安全的法定义务。《上海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若干规定》也明确指出,网约车运营服务中发生安全事故,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当对乘客的损失承担先行赔付责任,故法院判定网约车平台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关于赔偿金额,除交通费、营养费、误工费等之外,考虑到吴女士经过多次辅助生殖手术才成功怀孕,此次事故虽未构成肢体伤残,但对其精神造成较大打击,故酌定精神损害抚慰金3万元,共计赔偿吴女士9万余元。
网约车平台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审理后维持原判。
乘坐网约车发生事故
该怎么索赔?
网约车平台与乘客之间
构成公路旅客运输合同关系
理应保证运营安全
保障乘客合法权益
当前,网约车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网约车平台作为运输服务的经营主体,也是与乘客签订公路旅客运输合同的相对方,理应保证运营安全,保障乘客合法权益。
当乘客乘坐网约车发生事故、需要提起诉讼时,可以自由选择违约之诉或侵权之诉。如果选择违约之诉,被告即为公路旅客运输合同的承运人;如选择侵权之诉,所有参与侵权的主体都可被列为共同被告,法院将依据各自过错程度,确定侵权责任。
本案中,乘客提起违约之诉,与吴女士形成公路旅客运输合同关系的是网约车平台,故非合同相对方的保险公司、租车公司、司机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在网约车运营中,平台拥有派单的主导权,路程定价规则、责任限制等条款由平台事先拟定,平台发挥着组织、主导和调度的核心角色。乘客打车时,默认交易对象也是网约车平台,故与乘客之间构成公路旅客运输合同关系的是平台,而非具体的网约车司机。
在乘客乘坐网约车途中,受到非因乘客自身健康原因或乘客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损害时,网约车平台作为承运人,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平台依法对外承担责任后,可以再依约处理内部责任,如向司机进行追偿、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等。
来源:工人日报
天天315|全屋定制超期安装怎么办?部门:商家应按合同约定获赔 在如今的家装市场中,全屋定制正以迅猛之势崛起,成为众多消费者的心头好。这种集设计、定制、安装于一体的家居解决方案,但也有消费者在全屋定制中踩了坑。近日,烟台市芝罘区市场监管部门成功调解一起全屋定制消费纠纷,帮助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获得当事人点赞。2024年12月6日,市民王女士在芝罘区只楚南路4号某 2025-05-10 16:54:00
“仅退款”规则变化,重塑电商秩序 人民日报“仅退款”规则调整是新起点,平台要扮演好“中间人”“协调者”角色,兼顾消费者和商家权益保护前几天,笔者网购一把梳子,拆开包裹一看,有根梳齿断了,就申请退款。摁下申请键,不久商家审核结果出来了——退款不退货。梳子自行处理,货款很快退回。选择“仅退款”与否,由商家和消费者自行协商,将成为网购新态 2025-05-08 08:14:00
普法时刻 | “出尔反尔”意向金仍需继续支付? 案件回顾2023年4月,西安A电子市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西安B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签订关于某商场内一处场地的《租赁意向》,其中约定签订B公司应在三个工作日内缴纳意向金40余万元且在5月1日之前与A公司签订正式场地租赁合同,否则意向金不予退还。而就在《租赁意向》签订后的第六 2025-05-07 20:45:00
上海高架这一幕引起公愤!不是个案:“以为很酷,其实很刑” 近日一司机在上海高架驾驶汽车时一番神奇操作引发关注根据视频显示,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的手和脚竟然同时出现在窗口,惊呆了众人。记者随后以以普通市民身份,从该司机所属汽车租赁公司了解到,该汽车租赁公司已进行通报批评,鉴于该司机其行为恶劣,将对其进行了收车的惩罚。记者搜索发现此前,网上爆出全国各地司机 2025-05-07 19:32:00
警银联动 28分钟保住群众10万元 阳光讯(记者 梁萌 通讯员 陈涵)2025年5月5日10时14分,公安灞桥分局洪庆派出所接到线索,群众魏某疑似遭遇电信诈骗,此刻正在周边活动。值班民警李鑫按照所领导指示立即启动“警银联防”机制,一场守护群众“钱袋子”的闪电行动就此展开。“魏女士,您正在遭遇诈骗!”民警段忠山连续拨出电话,却只得到“我 2025-05-07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