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武汉一号”天外驰援缅甸抗震救灾,武汉加速卫星数据应用“落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13:55:00    

3月28日,缅甸中部地区发生7.9级强震,“武汉一号”卫星紧急驰援,强震发生第二天即获取了核心受灾区卫星影像,结合湖北省高分中心提供的灾前高分数据开展灾情信息分析,为缅甸数据科学与卫星技术中心开展灾害应急响应提供了重要支撑。

“武汉一号”卫星发射现场。

在轨运行300多天,“武汉一号”卫星已在应急救灾中多次应援。随着武汉加快推进卫星数据资源应用,这颗“定制星”将在超大城市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武汉一号”卫星天外驰援震区

“武汉一号”由武汉大学团队自主研制,又名珞珈三号科学试验卫星02星。2024年5月21日12时15分成功发射升空,当年9月正式开启数据服务。它是一颗高精度智能遥感卫星,具有0.5米分辨率全色成像、10米分辨率高光谱成像、0.3米视频、30米红外、同轨立体成像和在轨图像智能处理等功能。

“武汉一号”卫星的“超能力”,在今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6.8级地震、美国2025年加州山火中得以验证。借助“武汉一号”卫星拍摄的高分辨率图像,受灾情况更加清晰,能够帮助救援力量迅速了解灾区的受损情况,制定更及时有效的救援方案,为救援行动赢得宝贵的时间。

位于震中正南方1.5KM的定日县塘仁村,与灾前的卫星影像对比,可以看到应急帐篷,塘仁村中间有部分的建筑损毁。

卫星数据应用加速在汉“落地”

“武汉一号”对武汉逐日观测,形成越来越庞大的基础数据,截至目前初步处理形成基础数据资源近70TB,包括全色影像、光谱影像等六类,可用于高精度城市测绘、地物识别和细节分析、水环境监测、农作物分类及长势分析、污染物扩散追踪、城市精细规划、城市实景三维地图制作等。

卫星遥感技术的深度应用正为武汉城市数字化治理注入创新动能。以武汉东湖水域监测为例,“武汉一号”卫星凭借其多光谱成像系统(空间分辨率达2米/像素),实现了水体生态参数的精准反演。通过解析多个波段的反射光谱特性,可量化识别叶绿素a、油膜类污染物及总氮磷等关键指标。同时基于时序数据分析构建的蓝藻水华预警模型,可提前预测富营养化趋势,为武汉水务局建立“监测-预警-处置”的闭环响应机制提供了空间信息支撑。

为加速推动“武汉一号”卫星数据应用“落地”,武汉市数据局会同武汉大学、市测绘院等,依托“武汉一号”卫星高分辨率、多谱段的影像数据,重点开展武汉市耕地保护监测、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建成区违建房屋智能识别、长江沿线河湖岸线周边“四乱”现象巡查等九个领域多个场景的典型应用示范。同时,组织武汉云开展“武汉一号”卫星数据与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平台对接,目前已实现卫星数据服务上线,促进在全市范围内充分共享。此外,市数据局还积极引导武汉大学,依托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开展“武汉一号”卫星数据产品确权、登记等,推动数据产品授权运营,充分释放卫星数据资源价值。

(来源: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