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00:03:00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作者的父亲是一名木匠。
他有三把尺子,一把直尺,一把方尺,一把卷尺。
直尺用来拉直线,方尺用来量直角的两边长,卷尺则纯粹是为了携带方便。
凭着这三把尺子,父亲完成了无数精细的木工活。
听过一句话说:“人生需有尺,做人需有度。”
每个人这一生,又何尝不需要三把尺子?
第一把尺:比较
很多时候,我们能够轻易地评判别人,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因此,人生在世,每个人都需要有一把“比较”的尺子。
古语有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与优秀的人比较,学习他们的长处;与身边的人比较,反省自己的缺点。
只有认清现实,才能做到既不低估别人,也不高估自己。
只有不断向他人学习,才能做到日日精进。
第二把尺:底线
古人云:“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可为”与“不可为”之间,便是一个人的底线。
有位作家曾说:“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行走世间,总要有自己的底线,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
因为大千世界,难免会有各色各样的诱惑。
心中有尺的人,能够不为利益所动,不被诱惑所驱。
没有底线的人,时常控制不住自己,最终却得用更大的代价来偿还。
一位作家曾说:“挣有数的钱,过有底线的生活,做有分寸的事。”
时时警醒自己,方能少走弯路。
第三把尺:分寸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生活中和一些人相处,会感到身心舒畅。
可是也总有一些人,一旦靠近了,便觉得窒息。归根结底,不过是因为每个人的分寸感不同。
很多人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总觉得熟不拘礼。
殊不知,与人交往中,有一把尺子,叫作分寸。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微妙而脆弱。
不管对待陌生人、熟人、还是亲朋好友,都要拿捏好分寸。
交浅言深、把话说满、把事做绝,都是因为内心缺乏分寸感。
有句话说得好:“话不可说尽,要把握分寸;事不可做绝,要留有余地。”
说话做事,多考虑别人的感受。
心中装着他人,处事才能不失分寸。
人这一生,从来不是平坦大道,总有九曲十八弯。
为人处世中,我们也要面临许多的考验和挑战。
心中有尺,行事才能有度。
用好“比较”这把尺子,丈量自己和他人,才能做到取长补短;
用好“底线”这把尺子,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用好“分寸”这把尺子,提醒自己熟不逾矩,才能收获良好的关系。
有一句话说:“人生之尺,是行为的指南针,把握人生尺度,内心世界就有了深度。”
愿我们用好这三把尺,规范自己的行为,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晨起后有这4个习惯的人,更健康长寿!
晨起后的这段时间是养生的“黄金时间”
但你知道吗?
喝水、如厕、吃早餐
这看似简单的三个动作
暗藏健康密码
做对了能防病
做错了可能伤身
01 晨起喝水
好习惯:
晨起小口慢饮300ml温白开水,可稀释血液、降低血栓风险,从而预防中风。
坏习惯:
喝蜂蜜水
蜂蜜中 70%以上的成分其实都是糖,主要以果糖为主,晨起后直接喝蜂蜜水,容易使人体血糖浓度上升,对一些糖尿病患者十分不利。
喝淡盐水
晨起如果喝淡盐水,容易使一天内盐的总摄入量超标,使患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增加。
部分人早起后喝蜂蜜水是为了润肠通便,但实际上蜂蜜水润肠通便的效果仅对果糖不耐受人群有效,这类人群摄入果糖后,肠道菌群会失调,可能会出现很快排便或排便次数增多等情况,但这并不是真正的润肠通便,时间一长,反而对健康不利。
02 晨起如厕
好习惯:排便时集中注意力,不干别的事情,专心排便,每次排便时间不超过10分钟。
早上起床后的起立反射,有利于促进大肠运动和产生便意,因此早上起床后是大肠活动较为活跃的时间点,不少人会在此时尝试排便,这样做是对的,及时排便能减少毒素吸收,降低肠道炎症及肠癌风险。
坏习惯:不少人习惯在排便时玩手机、读书看报,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排便超过10分钟,久蹲易引发痔疮。排便时也不应过于用力,特别是老年人群,否则可能会出现猝死、脑血管破裂等意外。
03 晨起进食
好习惯:晨起吃早餐。
2023年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一项研究发现,8:00前吃完早饭,20:00前吃完晚饭,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9:00后吃早饭,21:00后吃晚饭,则与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有关。
此外,2023年发表在《国际流行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也显示,相比于习惯性8:00前吃早餐的参与者,9:00后才吃早餐的参与者,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高出59%。
坏习惯:长期不吃早餐。
对于上班、上学的人来说,早上时间紧张,有的人为了多睡一会,可能会选择不吃早餐,或者是到单位、学校后再吃早餐,这种做法会增加患胃病、胆结石的风险,还有可能会造成肥胖和认知能力下降。
04 晨起还要注意:不要起床过猛
人在睡觉时,大脑皮质处于休眠、抑制状态,各项生理功能维持着低速运转,代谢水平降低、心跳减慢、血压下降……刚睡醒时,这种“睡眠惯性”还会维持一小会儿,如果此时立马下床,容易引起大脑供血不足,可能会引发中风、猝死等意外。
尤其是老年人的椎间盘较松弛,突然由卧位变为立位,不仅容易扭伤腰背部,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老人如果突然改变体位,可能发生意外。
好习惯:
起床坚持“333”原则,即刚睡醒时,睁开眼在床上躺30秒,起来后坐30秒,坐到床边等30秒,然后再下床。
以上这些
你都记住了吗?
明早开始实践吧!
来源:人民日报 央视网微信公众号
出品:中共硚口区委宣传部 硚口区融媒体中心
传播硚口好声音
讲述硚口好故事
分享
收藏
在看
“拉着我的手,奔跑” 作为一个视觉正常的人,你体验过闭上双眼走路吗?这样走三两步也许没什么问题,但前行超过5步,人的方向感和视觉补偿(大脑短暂弥补视觉信息缺失的过程)便会完全失去,随之而来的是迅速扩大的恐惧感。走尚且如此,跑自不待言。对很多人来说,跑步是一种生活方式,于盲人而言,尽情奔跑却是一种奢侈的体验。不过,在江西省 2025-05-19 07:10:00
晨起后有这4个习惯的人,更健康长寿!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作者的父亲是一名木匠。他有三把尺子,一把直尺,一把方尺,一把卷尺。直尺用来拉直线,方尺用来量直角的两边长,卷尺则纯粹是为了携带方便。凭着这三把尺子,父亲完成了无数精细的木工活。听过一句话说:“人生需有尺,做人需有度。”每个人这一生,又何尝不需要三把尺子? 第一把尺:比较很多时候 2025-05-19 00:03:00
一场与黄文秀的隔空“对话” 光明日报记者 王瑾雯 周仕兴5月9日,《青春之光》现场课在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同心广场开讲,学生、老师和众多文化界人士齐聚于此,共同见证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黄文秀,百色市田阳区巴别乡德爱村人,生前是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主动返乡投身脱贫 2025-05-12 10:02:00
花漾时光,爱意绽放——德清县第二实验幼儿园开展母亲节活动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姚欣儿母爱如涓涓细流,温柔地润泽着我们每一个成长的瞬间。"妈妈",无疑是世间最美好的称谓。为让孩子们以实际行动传达对母亲的深厚情感,体验亲情的深厚内涵,并唤起孩子们的感恩之心,在母亲节来临前,德清县第二实验幼儿园开展了“花漾时光,爱意绽放”系列庆祝活动。活动前老师带领小朋友们一 2025-05-11 17:02:00
从理科生到全能型音乐创作人,济南籍歌手萨吉:要对得起自己,毕竟人生只有一次 5月5日晚,济南历城二中“勤志之夜”草地音乐会迎来了一位新朋友——济南籍歌手萨吉,回到家乡,为师生们演绎了三首歌曲。这次的演出,萨吉感到意义非凡,就像穿越时光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一场校园音乐会,让萨吉用音乐和家乡重新获得连接,也用音符为学子们定格了一个难忘的夜晚。演出结束后,萨吉接受新黄河记者的采访, 2025-05-07 00: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