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多地“专精特新”专板接连开板 助力创新科技企业扬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09:25:00    

今年以来,多地“专精特新”专板迎来重要进展。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梳理发现,自2024年12月第三批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名单发布以来,新纳入的9个试点中,深圳、广西、厦门、大连等地专板相继宣布正式开板。

4月27日,深圳“专精特新”专板在深圳市前海管理局举办的“开放前海、创新前海、活力前海”成果发布活动上正式开板。截至目前,深圳“专精特新”专板累计入板企业已达301家。其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比80.73%,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17.6%,投后企业占比37.87%。入板企业主要分布于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高技术服务、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生物与医药等领域。在综合金融服务方面,银行业机构对86家专板企业授信金额合计达14.87亿元;在基础服务方面,有65家专板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资质荣誉,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月15日,厦门“专精特新”专板正式开板,首批66家优质企业集中亮相,标志着厦门市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推动区域产业升级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该专板已在中国证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依托厦门两岸股权交易中心运营,成为连接福建省专精特新企业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桥梁。在厦门“专精特新”专板开板仪式上,首批入板企业分布在“培育层(20家)、规范层(25家)、孵化层(21家)”三个层级,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充分展现了区域股权市场的新活力。厦门“专精特新”专板聚焦“企业服务、创新支持、上市培育”三大核心功能,由厦门市委金融办、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厦门证监局及厦门金圆集团多方协同赋能,构建起“发现-扶持-服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全链条机制,助力企业规范发展,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月18日,广西资本市场服务基地揭牌暨广西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开板仪式在南宁举行。

自2022年11月证监会与工信部联合印发《关于高质量建设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的指导意见》以来,证监会已先后公示三批“专精特新”专板建设方案备案名单,26家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机构在列。

当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可观。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工信部已培育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合计14687家。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14.1万家。从前期试点情况看,“专精特新”专板的加速构建,为做大做强“专精特新”企业群体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撑。

安徽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安徽“专精特新”专板累计培育企业991家,对接融资130.73亿元,助推11家企业转新三板挂牌、1家企业申报北交所上市已获受理。

记者此前从北京股权交易中心了解到,北京“专精特新”专板运行不到两年,已吸引约550家企业上板。仅2024年,就有165家专板企业揽获私募融资超150亿元。

3月底,上海专精特新专板开板一周年暨上海专精特新专板资本市场特训营首期活动举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专精特新”专板累计上板企业348家,上板企业中超七成属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上海市“3+6”重点产业体系,其中三大先导产业相关企业72家,六大重点产业相关企业199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