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7 10:47:00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的琉璃河遗址距今已有3000余年历史,被学界公认为西周燕国都城和始封地、北京地区考古发现最早的城市遗迹。
今年是琉璃河遗址发现80周年。近期,首都博物馆将推出“太保墉燕—房山琉璃河遗址专题展”。这是迄今为止琉璃河遗址展出文物数量最多、规格最高的一次展览,共展出文物170 件(套),其中重要文物39件(套),作册奂卣等113件(套)文物为首次公开展出。
铭文“实证”北京三千年建城史
这次展览为何命名为“太保墉燕”?8月15日,记者提前探访首博,在展厅里见到三件作册奂器(作册奂鼎、作册奂卣、作册奂觯)。它们曾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即将首次集中展出。
鼎、卣、觯……从形制上看,这三件礼器并不算夺目,但铸于它们内壁、器底、器盖的相同铭文却极其重要。铭文中的四个字“太保墉燕”,填补了青铜时代城市设计记载的空白。
“太保”是西周成王时期的召公奭,“燕”指琉璃河遗址所在的燕地,“墉”意为“筑城”。“太保墉燕”,意为“太保召公来到燕地建设都城”。作册奂器及其铭文是北京城市建设史最早的出土文献,实证北京3000余年的建城史,在世界城市史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为不同的青铜器铸上相同铭文,并把它们带进墓中,说明“太保墉燕”这件事对墓主人而言十分重要。根据铭文记载,墓主人“作册奂”可能是当时的史官或书记员,太保召公筑城后,在燕侯宫举行祭礼,赏赐贝币给作册奂,作册奂用这些贝币铸造了礼器。
“作册奂”生活的燕都城是怎样的?距离三件作册奂器不远,是“双重城垣”复原图。根据最新考古成果,当时的燕都拥有“两重城垣结构”,城址规模可达百万平方米,与地处周王朝中心的陕西宝鸡周原遗址一致。这是西周封国遗址考古中首次发现双重城垣,为探索西周国家形态与都城制度提供重要线索。
国宝级青铜器文物“合璧”展出
琉璃河遗址出土目前北京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堇鼎、全国罕见的造型奇特的青铜器——伯矩鬲,它们代表北京地区青铜文化发展最高水平。
这次展览,被誉为“鼎天鬲地”组合的国宝级文物堇鼎、伯矩鬲,实现了“合璧”展出。参观完“双重城垣”复原图,再往展厅里面走就能看到它们。
堇鼎造型凝重,纹饰古朴,通耳高62厘米,重41.5千克。更重要的是,堇鼎内还铸有清晰的4行26字铭文,记载了堇奉燕候之命去宗周向太保奉献食物,并受到太保赏赐的事。这26字铭文不仅“记录”了历史,而且在西周礼制、饮食、冶炼、书法等方面都极具研究价值。
在青铜器中,伯矩鬲可谓“精致小巧”,通高仅33厘米,口径22.9厘米。它身上的七头牛各具特色:盖钮的两个牛头十分逼真,耳朵的弧度甚至能体现出牛耳的柔软;盖面是两只浮雕牛头,牛角上有凸起的鳞片状纹饰,还有四颗獠牙;三只袋足上均有一只浮雕牛首,朝向三个方向……怪不得有文史爱好者说,伯矩鬲是一位牛气十足的“老北京”!
观众为遗址公园设计方案投票
除了作册奂器、堇鼎、伯矩鬲,本次展览还展出了克盉、克罍、圉簋、伯鱼簋等重磅文物。记者在现场还发现了三件颇有“网红”潜力的青铜面具。其中,最大的那件青铜面具由6个零件组合而成,双目圆睁、阔鼻大口、嘴角上扬,像是位浓眉大眼的“喜剧演员”。
今年3月,房山区人民政府、北京市文物局启动琉璃河考古遗址公园核心区建设规划设计方案国际征集工作,来自境内外五家设计机构和联合体应征,目前已遴选出三家设计方案。
本次展览也将这三家入围设计方案进行了展示,涉及遗址公园核心区详细设计、综合服务区详细设计、遗址公园与周边发展等内容。在展览的最后,观众可以为自己喜欢的方案投票,积极参与遗址公园规划建设。
未来,在房山区琉璃河镇的大石河畔,一座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考古遗址公园将呈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人们触摸历史、感悟文明的重要场所。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陈强
113件(套)琉璃河遗址珍宝首博首秀,实证北京三千年建城史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的琉璃河遗址距今已有3000余年历史,被学界公认为西周燕国都城和始封地、北京地区考古发现最早的城市遗迹。今年是琉璃河遗址发现80周年。近期,首都博物馆将推出“太保墉燕—房山琉璃河遗址专题展”。这是迄今为止琉璃河遗址展出文物数量最多、规格最高的一次展览,共展出文物170 件(套),其中 2025-08-17 10:47:00
海南省博19个展厅仅开1个?游客吐槽“没见真文物”,博物馆回应:历史馆升级改造,艺术馆正常展出 6月21日,一位网友发布的吐槽帖引发热议。他在网帖中称,自己不远千里飞赴海南省博物馆打卡,结果发现原本19个展厅只开放了1个,展览内容仅为“人造珊瑚礁模型加循环视频”,且“一个真文物都没有”,让其大失所望。网友发图显示,海南省博物馆部分展厅当时正闭馆。网络图面对网友的热议, 6月23日,海南省博物馆 2025-06-23 13:16:00
全民共创!“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文物传播大赛征集持续升温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叶辉 通讯员 黄玉霜 卢奕)百年风云激荡,首义精神长存。由辛亥革命博物院(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辛亥革命博物院・武汉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主办的“百年辛亥民族丰碑——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文物传播大赛正如火如荼进行中。众多团体和个人踊跃投稿,以 2025-06-18 18:15:00
河南考古打开院门 邀请公众零距离感受考古魅力 探文明脉络,护自然瑰宝,共赴文化遗产传承之约。今年的6月14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为“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促进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院开展了丰富多彩 2025-06-16 11:35:00
我国新增10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 杨湛菲) 记者6月14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国家文物局近日完成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工作,10家单位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至此,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评定65家,分布在全国21个省(区、市)。这10家单位是:山西省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蒙古自治区萨拉乌苏国家考古遗 2025-06-15 02: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