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07:53:00
3月22日,四川省射洪市绿然学校一学生在“问政四川”平台反映称,2024级年级主任何某多次把班上同学的手机让同学给砸了,“我的这款1900的手表在11月份,他让我把手表砸了。”该学生表示,想让何老师赔钱,“毕竟这手表也是我父母送我的生日礼物。”
3月27日,射洪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受理中心在“问政四川”平台上回复称,该教师未能控制好自身情绪,已作了相应赔付;市教育体育局已责成学校充分认识此类问题的严重性,后续在处理类似事件时重视方式方法,既维护好班级秩序与规则的严肃性,也充分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做到教育方式合理、恰当、人性化。
砸手机又砸手表,这属于故意损毁财物。人们不必用“学校”“教师”为这种行为加一层“保护色”,这本质上就是一种严重的法律问题,和体罚类似,并不因为发生在学校,就不算人身伤害了。所以仅仅当作老师未控制好情绪、以赔偿了事处理,颇有点处置力度不足的观感。 对于这种行为,从法律常识上看并无多少疑义。倒是有一种意见在互联网上声量不低:这位老师是负责的,他在认真地管学生。
“管学生”倒是没错,但是不是“负责”,却得打一个问号。手段即意义,所谓“初衷是好的”并不能为行为失格辩护。如果老师砸手机手表是“负责”,那么循循善诱又算什么呢?“先没收再返还”“先没收通知家长”这种柔性一点的措施又算什么呢?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里强调,教师、学校对学生的违规物品可以予以暂扣并妥善保管,在适当时候交还学生家长,可见这才是正确处理方式。把粗暴当“负责”,把侵犯权益当“负责”,那“负责”的门槛未免也太低了。
不过这样的思维并不罕见,类似的新闻中总不乏这样的声音。就像前不久不少高中纷纷表示采取双休,也有声音表示反对,甚至认为是“胡闹”。这都是类似的心态,对柔性的、人性的管理措施抱有敌意;相反,对刚性的、压抑权利的却充满崇拜,认为这才是管用的、“负责”的。
教育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是让一个学生更加善良,更加懂法,更尊重他人,还是相反?其实,觉得砸手机才是负责的声音,其心情不难理解——为了分数,其他一切都可以“牺牲”。但这终究是教育的异化,无论如何,教育的终点不是只有分数,更不是摧残人格。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类似事情上学校也同样有责任。《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里就强调,“实施教育惩戒应当符合教育规律,注重育人效果”“学校制定校规校纪,应当广泛征求教职工、学生和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下称家长)的意见;有条件的,可以组织有学生、家长及有关方面代表参加的听证。”
那么学校是否制定了相关的管理规定,又是否对教师行为进行了干预?学校如果不闻不问,在管理上任由教师自由发挥,甚至传导压力,倒逼教师做出出格行为,这些或许才是更加根本的原因。
总之,人们不应为粗暴的管理方式叫好——行为上的粗暴,必然意味着管理上的漏洞,现代教育已经发展这么多年,不能还总是诉诸棍棒式的原始模式。教育终究是个种瓜得瓜的过程,如果把在学生面前展示野蛮粗暴当作“认真负责”,那社会得到的教育成果、培养出的人格面貌,也一定是类似的。
(光明网,作者夏研)
vivo S30系列手机定档5月29日发布,多彩小直屏 IT之家 5 月 19 日消息,微博开屏广告显示,vivo S30 系列手机将于 5 月 29 日 19:00 发布,“多彩小直屏,直出氛围感”。从海报中可以看到,这款新机提供蓝色、黄色、粉色等多种配色,并且提供黑色边框版。据博主 @数码闲聊站 此前曝光新机的部分参数:vivo S30 版本:6.6 2025-05-19 06:53:00
教育部启动全国县域普通高中头雁教师岗位计划 【来源:湖南民生网_教育培训_培训招录】原标题:教育部启动全国县域普通高中头雁教师岗位计划中国青年报北京5月1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为培养一批县域普通高中(以下简称“县中”)领军教育教学人才,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实施全国县域普通高中头雁教师岗位计划的通知》。《通 2025-05-14 14:39:00
协同发展惠民生 新华社石家庄5月9日电(记者赵鸿宇、秦婧、冯维健)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先进教育理念共享、“跨城养老”悄然兴起……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三地在医疗、养老、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协作不断突破创新,让越来越多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稳步提升。 医疗协作“破壁垒” 优质资源“沉下来”8日,邯郸市民许先生顺利 2025-05-12 09:24:00
与策展人面对面!扬子晚报小记者闯进省美术馆 “童乐园” “好看,好玩,很喜欢!”5月10日,扬子晚报小记者们来到江苏省美术馆,在策展人带领下开启了“童乐园——中国本土图画书的原创之力”展览(以下简称“童乐园”)的趣味探索之旅。“观展图的线路设计就像我们切蛋糕一样,把偌大的展馆切分开,让大家在不同展区感受到不同的乐趣。”策展人谢蕊老师生动的讲述将小记者们的 2025-05-10 19:31:00
重庆大学通报“本科生已发14篇SCI论文”处理结果:免去涉事学生父亲的副院长职务 近日,一篇获奖文章引发关注,其中介绍,来自重庆大学的大四学生刘某乔,发表十余篇SCI论文以及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引发热议。图源:红星新闻5月10日,重庆大学发布情况通报:近日,网络上对我校2021级本科学生刘某乔发表论文等情况提出质疑。学校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项工作组进行调查核实。经调查,刘某 2025-05-10 16: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