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黑”科技里的绿“智慧”∣盘州煤炭清洁利用技术与特色农业的跨界融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5:56:00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联合中志浩刺梨产业开发(贵州)有限公司、贵州绿色产业技术研究院在盘州市胜境街道的中志浩刺梨产业园区建立刺梨肥料试验示范基地,这标志着煤炭清洁利用技术与特色农业的跨界融合迈出重要步伐,为刺梨产业转型升级打开新的想象空间。

作为贵州省农业特色产业,刺梨正处于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该项目依托南方科技大学刘科院士团队研发的微矿分离技术,将煤炭加工衍生的煤矸石、煤泥等固废转化为生态肥料。采用纳米级矿物分离工艺,通过三级粉碎、多级分离等工序,最终获得富含微量元素的微矿粉体,可制备复合微生物肥、生物有机肥及土壤改良剂三大功能性产品。

“我们在示范基地设置了32株对照株与32株试验株,通过施用含10%微矿粉的复合肥,通过对比生长指标、果实品质等数据,系统观测刺梨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变化。”南方科技大学侯赛宾博士介绍,这次在中志浩刺梨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设置的是微矿复合微生物肥料的一个实验,该肥料能够促进刺梨的生长发育,以及提高刺梨产量、品质。“接下来我们将建立刺梨专用肥料的科学施用体系,以提供数据支撑。”

在科技赋能的链条延伸中,刺梨加工副产物也找到了新价值。项目组同步启动刺梨果渣资源化利用研究,中志浩公司每年产生数千吨加工副产物,未来这些有机废弃物经科技处理后将“变废为宝”,形成“从田间到车间再返田间”的生态转化。

中志浩刺梨工坊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试验不仅关乎每亩刺梨增产增收的经济账,更是探索工农业协同减碳的创新实践。若试验效果达标,区域化肥使用量减少20%,同时消纳大宗工业固废。待项目推广后,盘州刺梨产业带将形成“黑色资源绿色转化、农业固废生态回归”的双循环体系,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尚宇杰

编辑 鲁媛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