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纪录·聊城丨1200亩土地“长出”1800亩效益的生态密码 2025-04-04 09:37:00 在齐鲁大地沃野之上,一位扎根乡土的“昆虫新农人”,以创新与坚守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答卷。东阿县青源家庭农场负责人张青,从农机服务起步,历经土地流转困境、成本攀升考验,到探索出一条“农田提升—秸秆养驴—驴粪育虫—虫砂沃土”的生态循环农业新模式,不仅让1200亩土地“长出”1800亩的效益,更以环保昆虫技术
盐碱地变蟹田 运河畔孕育“京津粮仓” 2025-04-06 14:29:00 【来源:今晚报】内容提要:北纬39°的渤海之滨,天津武清徐官屯的田野上,小麦正蓬勃生长。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泛着白霜的盐碱地,如今却成为京津冀地区现代农业的“样板间”。 北纬39°的渤海之滨,天津武清徐官屯的田野上,小麦正蓬勃生长。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泛着白霜的盐碱地,如今却成为京津
武威古浪县裴家营镇华新村千亩豌豆田种出“金豆豆” 2025-04-09 09:32:00 原标题:古浪县裴家营镇华新村千亩豌豆田种出“金豆豆”晨曦初破,柔和的光芒倾洒在古浪县裴家营镇华新村的千亩豌豆示范点上,大型农机的轰鸣声,划破清晨的寂静,奏响了一首热闹的春耕序曲。踏入华新村春耕示范点,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繁忙有序的景象。大型拖拉机沿着规划好的路线,有条不紊地翻耕土地。农机手凭借娴熟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