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4 22:15:00
6月14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下称“中心”)在其官方公众号上宣布,该中心相关团队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与相关企业合作,成功开展了中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前瞻性临床试验,标志着我国在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上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国家。
据介绍,此次接受临床试验的受试者是一名因为高压电事故导致四肢截肢的男性。他自2025年3月植入了该脑机接口设备,其后系统运行保持稳定。经过2至3周的训练,他实现了利用脑机接口技术下象棋、玩赛车游戏等功能,并达到了与普通人控制电脑触摸板相近的水平。
据了解,中心研发团队研制及生产的神经电极为全球尺寸最小、柔性最强的神经电极,截面积仅为Neuralink所使用电极的1/5到1/7,其柔性超过马斯克Neuralink百倍,可以让脑细胞几乎“意识”不到旁边有异物,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对脑组织的损伤。该超柔性神经电极具备高密度、大范围、高通量、长时间的稳定在体神经信号采集能力,已相继完成在啮齿类、非人灵长类和人脑中长期植入和稳定记录验证,为解决植入式脑机接口前端电极组织相容性差和信道带宽窄的关键瓶颈问题提供了开拓性的方案。
在手术友好程度方面,脑智卓越中心研制的植入体直径26mm、厚度不到6mm,是全球最小尺寸的脑控植入体,仅硬币大小,为Neuralink产品1/2。因此不需要整体贯穿颅骨,只需要在大脑运动皮层上方的颅骨上“打薄”出一块硬币大小的凹槽用以镶嵌设备,再在凹槽中打一个5毫米的穿刺孔。
精准定位和植入是整个手术成功的关键。高精度的电极植入可以为后续的信号采集和解码奠定重要基础。在为受试者进行手术前,华山医院路俊锋教授团队采用了功能磁共振成像联合CT影像技术,重构了受试者专属三维模型与人脑运动皮层的详细功能地图以确保植入位置的精确性。手术当天,路俊锋教授团队借助高精度导航系统,在唤醒手术下将超柔性电极植入受试者大脑的运动皮层指定区域,整个手术过程精确到毫米级别,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安全性和有效性。重新连接世界,为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带来新希望
下一步项目团队会尝试让受试者使用机械臂,使得他可以在物理生活中完成抓握、拿杯子等操作。后续还将涉及对复杂物理外设进行控制,例如对机器狗、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智能代理设备的控制,从而拓展他的生活边界。
文|记者 李钢
以匠心铸就卓越,以“精微”守护健康——妇科名医康山教授到长治市人民医院开展第24期学术讲座及诊疗活动 以匠心铸就卓越以精微守护健康为提升妇科诊疗水平,打造晋东南地区优质学科品牌,让群众就近享受顶尖医疗服务,长治市人民医院特邀国内妇产科权威专家、博士生导师康山教授到长治市人民医院开展学术指导,通过专题讲座、病例讨论和手术演示等形式,为妇科团队带来前沿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经验。 01学术讲座百年探索见证医 2025-07-16 11:30:00
一阵大风伞架贯穿面部透颈而出 医院多学科联合施救,助患者转危为安 来源:台海网◆手术麻醉科团队做术前准备。台海网7月1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少蓉 通讯员 张舒姗 巫鹭萍/文邓海娟/图)近日,厦门筼筜湖发生一起惊险事故。正在湖面进行打桩作业的吴先生(化名)准备上岸时,突遇一阵大风,伞架以极快的速度飞来,直接贯穿吴先生面部。所幸经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多学科联合急救, 2025-07-10 09:04:00
宽仁·特色技术⑫|心脏冠脉严重堵塞 他们用四支动脉为重症冠心病患者重建心脏“高速通道” 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重医附二院)胸心外科申林教授团队成功开展一例高难度四支全动脉化心脏搭桥手术。“本想出门避暑,体检时却发现心脏血管成了‘堵死的高速公路’!”66岁的张先生患有冠心病十余年,长期靠药物维持,近期准备去外地避暑,出发前感觉胸闷难受,到重医附二院体检时发现心脏冠脉血 2025-06-26 16:27:00
驻马店市为老服务中心携手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开展“圆梦计划” 全媒体记者 张静 孔莉为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连日来,驻马店市为老服务中心携手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开展“圆梦计划”,为老人补拍婚纱照,用镜头点亮青春底色,定格不老爱情。据了解,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圆梦计划”团队是一支师生自发组织的公益实践团队。团队始终坚持敬老爱老,从2015年起,团队成员利用寒暑假携带 2025-06-26 11:47:00
记者在一线丨自家孩子明日赴考 志愿者今天仍坚守岗位 22日,中考进入第二天。在东方学校考点外,振峰公益团队的志愿者们依然忙碌着,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引导、物资发放等服务。而在这群“公益马甲”中,有一批特殊的志愿者——他们的孩子也将在明日(6月23日)参加考试,却选择今日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诠释“助人即助己”的公益精神。“虽然我的孩子明天在二中考点考地理和 2025-06-22 0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