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癌症病人的“离奇”就医路:辗转多家三甲医院,却被三乙医院救了命 2025-05-02 21:00:00 管维芳和家里的药柜,她现在每天要在家输液十多个小时。南方周末记者柴会群摄作为一名癌症晚期病人,55岁的管维芳既倒霉又幸运:她曾两次濒临死亡,两次都被上海一所三乙医院的医生救了回来。在此之前,她求医时满脑子想的都是“大医院”,认为“三甲医院一定比三乙医院强”。患病之后,管维芳找了熟人,选择在上海一所知
阜阳:以为要去上海排队 结果专家过来了 2025-04-03 09:52:00 “本以为要到上海排队做手术,没想到上海专家来到了家门口,不仅省去了奔波之苦,费用还节省了近一半!”4月1日,在阜南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病房,55岁的患者王某激动地表示。这场跨越沪皖两地的医疗协作,生动诠释了长三角医疗一体化给基层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刘俊教授团队为王某做手术 上海专家来家
突破!潢川县人民医院骨科成功实施两种县域首例手术 2025-05-09 11:44:00 近期,潢川县人民医院骨科团队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髋关节科专家阮成群的带领下,成功实施了本县首例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合并髋关节(高脱Ⅳ型)脱位全髋关节假体置换手术(详见图一)。手术由阮成群医师担任主刀,县医院骨科病区医师杨克勇、徐真玉及黄定基密切配合,县医院手术麻醉科精准麻醉、悉心护理,通过术中血压精细
主刀手术超8000台,如东医生孙振毅:毫厘尽显“手足”情 2025-04-04 21:52:00 孙振毅,如东县人民医院手足外科学科带头人,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中国糖尿病足联盟青年委员,南通市医学会烧伤整形分会委员。长期作为专科医生在临床一线工作,擅长显微重建外科、神经电生理、周围神经损伤、慢性创面修复、足踝外科等专科治疗,累计主刀完成各类手术超过8000台。跨越千里,孤勇拓荒今年42岁的孙振
晋江开展“白内障患者 重见光明行动” 已有341名患者受益 2025-05-10 12:05:00 昨日,记者从晋江市卫健局获悉,作为2025年晋江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行动”(以下简称“光明行动”)正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已有341名患者接受手术,视力逐渐恢复。昨日,记者来到晋江市第二医院眼科,医生蔡志超正借助专业设备为患者开展视力测试、眼部AB超等精准检查,并制定个性化手
亚洲首例!知名歌手Tank吕建忠完成心肝联合移植手术,于今日康复出院 2025-04-07 15:10:00 4月7日,记者从浙大二院传回消息,因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合并肝功能衰竭,生命垂危的歌手TANK吕建忠,在浙大二院成功接受了亚洲首例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合并肝功能衰竭的心肝同期联合移植手术,于今日康复出院!据介绍,心肝联合移植手术难度极高、围术期管理复杂、多学科协作要求高,全球仅少数医学中心能开展,是器官
美容行业陷阱多 “医美刺客”须防范 2025-04-19 14:03:00 近日,热播剧《以美之名》展现了整形医美行业“手术刀下的真相”,医美乱象再度进入大众视野。近期多地频发的肉毒素中毒事件正是“美丽陷阱”的残酷写照,不少消费者为了快速瘦身、除皱而选择在生活美容馆、私人工作室等美容机构,注射来路不明的肉毒素,因此遭受到健康困扰,轻则面部僵硬,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美容机构有
光学技术提升胃肠肿瘤手术治疗效果 2025-04-22 06:34:00 本报广州4月21日电 (记者贺林平)“传统腹腔镜就像雾中行车,而膜导航为外科医生装上了‘透视眼’。”日前,由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首创的手术导航系统在广州发布。该系统成功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使胃肠肿瘤手术的系膜完整率从75%升至98%。“膜解剖”是什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胃肠外科学科带头人
从 “冷得恐惧” 到 “暖得安心”:一场有温度的麻醉 2025-03-31 16:29:00 记者:王冉 通讯员:杨利 陈英3月25日至31日,是第九个“中国麻醉周”,今年的主题为是“生命至重、大医精诚---守生命保驾护航,护健康安逸绵长”。长期以来,麻醉医生常被误认为仅是“打一针让人睡觉”的角色,但实际上,他们贯穿诊疗全流程,是手术室中的“生命守护者”,更是急救、疼痛管理、舒适化医疗等领域
健康中国看山西:“追光者”与“光明工匠”同获殊荣 爱尔眼科双星闪耀太原“五一”表彰大会 2025-04-29 13:24:00 4月27日上午,2024年度太原市五一劳动奖表彰暨工人先锋号命名大会在太原工人文化宫召开。爱尔眼科医院捷报频传——山西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陈鹏荣获“太原市五一劳动奖章”,太原爱尔眼科医院斜视及小儿眼病科团队被授予“太原市工人先锋号”称号。这两项荣誉的背后,是医者匠心与人文关怀的完美融合,更是爱尔眼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