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世界那么大,永远别放弃“想去看看”的勇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9:15:00    

2015年4月,一封辞职信在网络上爆火,信中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封被誉为“最具情怀”的辞职信在网络上引发各种热议,写下这封信的河南省实验中学心理教师顾少强随之走红。

十年来,她曾在成都定居、结婚、开客栈,又带着女儿重回郑州陪伴母亲。从“逃离”到“落地”,从体制内教师到线上心理咨询师,如今她每天早上四点起床上班,每天直播五小时,晚上八九点下班,回家后还要进行复盘;她的房子是租的,车子和衣服不求名牌,只求舒服自在。对于有人说她“被打回原点”的言论,她不以为然,因为这都是她自己想好了的事情。

图源:视觉中国

十年前,一封只有十个字的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如同一颗光滑的鹅卵石投中无数人的心湖,激荡起层层涟漪。这句话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强烈的共鸣,不仅仅是因为它用简单的话语,勾勒出地理意义上的远行图景,更像是一声明亮的召唤,唤醒了人们挣脱现实束缚、走出固定生活轨迹、投身广阔天地的渴望。这种渴望或许长久地蛰伏于我们的内心,或许被世俗的眼光、现实的压力层层压住,但却如同顽强的小草一样,一旦听到了春天的呼唤,就会顶开石块和泥土,萌动着探出头来。

其实,有很多人对一成不变的生活早已厌倦,对现状不满却又缺乏改变的勇气,因为我们都知道现实有多么残酷、没钱有多么困窘。我们总是觉得,有钱才有能有闲,自由自在的生活是财务自由者的专利,只有经济无忧才能随心而动。但顾少强至少用她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便没有雄厚的积累、无法将所有问题安排妥帖,我们依然可以鼓起勇气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既不必将“安稳”当作唯一的度量衡,也不必认为“辞职”是改变现状的唯一解答,找到内心的平衡,才是生活的真谛。

这十年,顾少强的足迹遍布各地,从繁华都市到宁静古镇,她用双眼饱览风光,用心灵感受生活。她从头学着开客栈,左手柴米油盐右手书法古琴,与来往的旅人分享故事;她走进婚姻,成为母亲,和所爱的人们一同探索世界;她投身公益,线上答疑,用专业知识帮助他人。

那些关注的目光,也往往以成败的标尺审视着她的经历——如果她回归职场上班,就觉得她违背了初心,向现实妥协;如果她生活遇到困境,似乎就证明随便辞职有风险;似乎她当年说了一句“我想去看看”,就必须一刻不停地走在路上……这些对她的要求和期许是不是也太极端,太局限了?经历就是经历,没必要强行赋予意义,人生路漫漫,不断创造体验,不断改变方向,不断感悟当下,意义便会自然浮现。

十年后,顾少强回到郑州上班,看上去十分辛苦,也非常规律,与她曾经潇洒挥别的生活很相似,但这并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她出走失败了、她被打回原点了。人生又不是一条笔直单调的直线,而是翻山越岭、迂回曲折。任何一种生活方式,并没有绝对的好或者不好,都是人生拼图的一块,是这些形状色彩各异的拼图,才组成了完整的、绚丽的人生画卷。

十年来,社会和时代也在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敢于去选择世俗标准中不那么循规蹈矩的生活方式。有人回乡务农,在田间地头编织自己的梦想;有人摆摊创业,在烟火气中书写奋斗篇章;有人灵活就业,一边赚点生活费,一边找寻想要的人生答案。正如顾少强所说的,她认为,这封辞职信走红只可能出现在十年前,如果今天再发生类似的事,不会有那么多人惊讶了。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聆听内心的声音,跟随内心的指引,做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选择。这是社会认知和观念的进步,也是丰富多元的就业方式带来的切实的获得感。

苏联作家、诗人、翻译家帕斯捷尔纳克曾写道:“人不是活一辈子,不是活几年几月几天,而是活那么几个瞬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是一种美好的盼望。哪怕不辞职、只是请个假,哪怕走不远、很快就回家,但只要有向往,就永远不要放弃出发的勇气。生命的丰盈,并不只是在远方,而在于如何认真地对待当下的每一刻。愿我们都能拥有一个个打破束缚、勇敢选择的瞬间,更能在作出选择之后,活出无怨无悔、尽情挥洒的模样。

文/闻仃(资深媒体评论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