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7 12:03:00
本报记者 杨让晨 石英婧 上海报道
作为具身智能的代表之一,人形机器人赛道近年来颇受资本青睐。
日前,人形机器人企业魔法原子宣布完成数亿元的新一轮战略融资,这一轮新融资资金将用于具身智能核心技术迭代研发,VLA模型搭建,加速推动机器人在工业、商业场景落地。
据了解,这是半年时间内魔法原子完成的第二轮超亿元融资。此次投资方包括战略产业资本禾创致远、芯联资本,财务投资人华映资本、晓池资本、元禾厚望,老股东追创创投和翼朴基金则追加投资。
“过去短短数月,看到魔法原子在场景拓展、产品交付、操作优化、团队建设层面的诸多进展,也期待未来更多好消息。”追创创投投资总监顾诗韬表示,公司看好魔法原子“生产-研发-销售-落地交付”的体系化打法,长期坚定支持魔法原子发展,共创更大更全的追觅泛机器人生态。”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人形机器人赛道正成为“资本宠儿”,据不完全统计,在2024年,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投融资事件超过200件,投融资金额超过200亿元。
全链路布局加速
目前,魔法原子已逐步完成“全栈自研技术+全链路布局+场景化应用”闭环生态的搭建,为商业化进程提供根本保障。
相关资料显示,魔法原子成立于2024年1月,专注于通用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技术研发与落地应用,产品涵盖通用人形机器人与四足机器人,覆盖工业、商业及家庭等多元场景。团队超过80%为研发人员,长期深耕机器人本体、人工智能算法等核心技术,同时具备丰富的工程化与量产经验。
记者注意到,作为全球少数具备通用机器人全栈自研能力的团队,魔法原子硬件自研率高达90%,全面覆盖关节模组、灵巧手、减速器、驱动器等核心零部件,软件层面,其自主研发的通用具身智能系统,支持人形机器人快速部署与高效协同管理。
在业内人士看来,通过“硬件自主可控+软件智能协同”的技术架构,不仅大幅降低供应链风险与制造成本,更为机器人在工业、商业等真实场景的规模化落地,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底座。
另一方面,在制造体系构建上,魔法原子通过自有产线,已形成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生产的全链条闭环能力。“公司自研硬件具备高度适配性和工程稳定性,降低了制造成本与集成复杂度,为机器人规模化部署奠定了基础。在整机装配方面,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以实现研发与生产的高效协同。”魔法原子方面表示,凭借全栈自研技术、制造能力及场景落地经验,公司正全面打通人形机器人从“可造”到“可用”再到“可规模部署”的全链条布局。
对此,多家投融资机构均表示看好。芯联资本创始合伙人袁锋表示,看好魔法原子在“本体-场景-数据”的有效闭环。“人形机器人的批量商业落地与供应链稳定及优化密不可分,两方将在上游芯片及系统方案层面展开进一步的合作探索。”
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也表示,坚定看好有着万亿级终局体量的具身智能产业,该领域的中国企业具备硬件成本、数据规模、制造业场景等先天优势。“这在未来会是一个‘中国先发’的巨大赛道。”
赛道火热“吸金”
实际上,2024年至今,人形机器人赛道已成为“资本宠儿”。
据新战略产业研究所不完全统计,在今年一季度,人形机器人赛道在全球范围内的融资总额已经超过80亿元。其中,中国市场融资超过30笔,总额突破40亿元,超过全球份额的50%。
另据中国机器人网不完全统计,2024 年,中国内地机器人行业共发生 200 起左右投融资事件,金额总计超200亿元。其中,近亿元与过亿元级事件约55起,金额超 175 亿元,融资总额超 70 亿元。
交银国际相关研报分析认为,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和资本市场的大力支持,人形机器人市场将不断扩大。
据了解,在今年,魔法原子将全面提升量产进程,基于销售及合作伙伴的市场需求,启动400台人形机器人生产,并于2025年陆续部署至真实应用场景中。
魔法原子总裁吴长征表示,人形机器人唯有实现“有用、好用、有人用”,才能真正释放新质生产力价值,在落地场景中挖掘出可持续的商业潜力,推动行业迈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让机器人真正在千行百业落地应用。
随着本轮融资引入多家产业资本,魔法原子方面也表示将凭借深厚的场景理解和全栈软硬件开发经验,与包括追觅科技、芯联集成等在内的诸多行业龙头展开深入合作,加速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规模化落地,助力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
“魔法原子将与芯联集成合作探索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供应链,尤其高集成电驱控芯片的相关开发,进一步优化量产工艺,率先定义人形机器人产业核心软硬件行业标准。”魔法原子方面表示。
同时,面向市场化进程,魔法原子还将持续与追觅科技深化战略合作。“一方面,基于追觅供应链采购协同,在采购和生产端共享资源,实现降本增效;另一方面,依托追觅在品牌建设与渠道拓展方面的成熟经验,为人形机器人在多元场景落地注入新动能。”
交银国际相关研报预计,至2030年,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扩容至151亿美元,对应年度销量68万台。2031年之后,随着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加快降本和大模型的泛化能力飞跃提升,“行业将进入爆发式增长期”。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产业才开始发展,还未能大规模商业化。季薇表示,当前产业尚处早期,大脑模型技术尚未收敛,数据闭环尚未建立,场景落地尚未明确。“华映资本倾向于选择在场景端有特殊优势、在商业化探索上领先一步的公司,魔法原子与追觅在制造端及渠道端的打通,为公司的长期竞争力提供了保证。”
对此,魔法原子方面表示,未来,公司将与合作伙伴共同深入产业合作与资源整合,推动行业实现从局部验证到大规模应用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具身智能产业的健康成长与价值落地。
(编辑:石英婧 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
1至7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30亿元 来源:光明日报光明日报北京8月17日电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1至7月,铁路建设优质高效推进,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30亿元,同比增长5.6%,为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注入了新动能。国铁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国铁集团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国铁企业 2025-08-18 17:54:00
“上博古埃及大展,把冷门绝学做活了” 澎湃新闻记者 陈若茜 陆林汉持续13个月、横跨两个炽热夏天的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将于8月17日24时落幕,随着撤展时间临近,人流还在不断涌入上博。上博用连续开放168 小时(持续7天7夜)的“博物馆不眠夜”活动,为这一特展做最隆重的告别,这场持续395天的特展也刷新了全球博物馆单 2025-08-17 20:31:00
人形机器人离我们的生活还有多远? 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记者阳娜、魏梦佳)15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首个比赛日产生5块金牌。人形机器人在群体舞蹈、1500米、武术、400米、物料整理等多个赛项中各显其能,引得在场观众连连赞叹。从今年初春晚上的机器人秧歌舞刷屏全网,到如今正在举办的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几个月时间,人形机器人 2025-08-17 06:31:00
许昌投资集团12.85亿元科创债项目终止审核 【大河财立方消息】8月15日,深交所固定收益信息平台显示,许昌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项目状态更新为“终止”。本期债券申请规模12.85亿元,承销商/管理人为国信证券、平安证券,受理日期为2024年9月20日。责编:史健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2025-08-16 11:58:00
王兴兴回应第二名没用遥控器:策略不一样,宇树更追求极限速度 IT之家 8 月 15 日消息,今日,2025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正式拉开帷幕,宇树科技派出杭州宇树科技及旗下子公司北京灵翌科技两支队伍参赛。在备受瞩目的 1500 米田径赛项目里,灵翌科技带着宇树 H1 人形机器人夺得机器人 1500 米冠军,成绩为 6:34.40,在拿下金牌的同时获得 5 万 2025-08-15 16: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