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产值6300万元!年收2万吨!收购点排队“辣”么红火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5 00:42:00    

初秋的朝阳刚漫过勉县阜川镇的屋檐,镇上的辣椒集中收购点便先热闹了起来。务工的村民扛着工具陆续赶来,送辣椒的乡亲也骑着车子接踵而至。收购点负责人陈敏手里的秤杆刚搭稳,又忙着招呼下一位,脚不沾地地忙活着。

没多大一会儿,门口的空地上,一筐筐、一袋袋红彤彤的辣椒就堆成了小山。“最近每天平均能收35吨。”陈敏抹了把额角的汗,声音里透着干劲,“上午在镇上集中收,下午还得开着车往远村跑,专门去那些年纪大、路不好走的乡亲家里收,不能让他们辛苦种的辣椒耽搁了。”话音未落,远处几位村民开着三轮车拉着满载的辣椒向收购点驶来,他们热情地打着招呼,吆喝着今天送来的辣椒品质特别好。

这些承载着农户期盼的辣椒,最终都顺着车流涌进了勉县原味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6月底辣椒收购季拉开帷幕,公司门口的货车便络绎不绝。“今年虽然天干,但辣椒的长势没受太大影响,乡亲们交售也积极,”公司辣椒产业发展总经理黄英宪望着川流不息的货车笑道:“目前,勉县元墩、新铺、阜川等12个乡镇的收购点运行平稳,今年预计能收2万余吨辣椒。”

红火的收购场景,源于企业扎实的产业根基。2019年,该公司通过招商引资落户勉县后迅速壮大,建成3条自动化生产线,年产红椒酱、豆瓣酱3万余吨,年产值达6300多万元。走进厂区,现代化生产线正“轰隆隆”开足了马力。鲜红的辣椒经清洗、脱水、加盐、粉碎,化作细腻的辣酱半成品,顺着传送带进入下一道工序,最终制成豆瓣酱、红酱,销往四川、江苏等地。

“我们采用‘公司+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定下‘五统一、两保证’标准。”黄英宪指着墙上的规范牌介绍,从供种、育苗到栽培、管理、回收加工,全是统一的标准,“不光保证产量和质量,种前就签订收购协议,乡亲们心里踏实。”

产业兴旺的密码,还藏在田间地头的技术服务中。44岁的李雪艳正带领8人技术小组开展培训。“辣椒是个宝,但要想它长得好、卖上价,得讲究方法。”作为公司的技术骨干,他们常年穿梭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农户科学种植、病虫害防治。“大家伙儿把技术学明白了,产量和品质上去了,公司能收到好原料,农户能卖上好价钱,是桩双赢的好事。”

截至目前,该公司种植基地从最初的750亩扩展至4.5万余亩,带动勉县及周边3个县区1.4万多户农民年均增收5000多元。

“我们规模在持续扩大,生产环节也在不断升级。”公司总经理潘周指着新建的胡豆生产车间,言语中透着期待,“年底投产后,我们研发的本土胡豆种子能让干胡豆亩产从200-300斤增至400斤,还能与辣椒轮作。下半年将重点推广胡豆种植,乡亲们的腰包会更鼓。”

从陈敏晨曦中忙碌的身影,到李雪艳田间的技术指导,再到车间轰鸣的机器声,一根根小辣椒正串起勉县乡村振兴的坚实链条,将“红火”映在农户的笑脸上,也融进这片土地的发展脉搏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