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顺德帮扶经验绽放新花:帮扶工作队助力稔村镇生态农业项目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4 10:06:00    

自结对帮扶以来,顺德与新兴携手走过多年乡村振兴之路,在产业帮扶、资源共享等领域持续发力,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一个个帮扶成果从规划蓝图变为生动现实,顺德帮扶的成功模式如同种子,在新兴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乡村振兴领域可借鉴、可推广的鲜活范例。

如今,新兴金桂生态农业种养殖项目的落地生根与蓬勃发展,更是顺德帮扶工作队智慧与力量的生动诠释,为两地协作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谋篇布局

工作队促成项目落地生根

踏入新兴县稔村镇稔村社区,一幅生机勃勃的生态农业画卷徐徐展开:200亩曾经荒芜的撂荒地,如今焕发盎然生机。移动式鸡棚里,成群的鸡穿梭觅食,时而啄食杂草、时而追逐嬉戏;高地势区域的玉米地里,枝叶随风轻摆,偶尔还能看到散养的家禽在其间穿梭,觅食除虫。

这里便是新兴金桂生态农业种养殖项目的所在地,而它的落地,离不开佛山顺德驻稔村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不懈努力。

该项目原计划落户高明,2023年时,当时的第一批顺德驻稔村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在了解情况后,敏锐地捕捉到这个项目对于稔村镇发展的巨大潜力。工作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向种养业主推介当地的用地成本优势以及地理地利优势。经过多番努力,终于说动种养业主于2023年3月前往当地考察,双方就此达成初步意向。

从意向达成到项目落地,工作队付出了大量心血。他们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推动项目前期工作稳步进行。2023年6月,项目与当地成功签订土地流转租赁协议,为项目的落地生根奠定了坚实基础。紧接着,7月项目正式动工建设,仅用时4个月,项目便于11月投入使用,同期引进第一批鸡苗2000只。2024年1月,又种下第一批玉米40多亩。

截至2024年底,项目已投入约300万元用于前期建设及种养殖生产,产值达约200万元,帮助村集体增收约20万元,解决劳动就业约30人次,成功迈出了发展的坚实步伐,形成了种养互补、绿色生态循环的良性发展态势,初期效益显著。

立体发展

种养结合构建乡村振兴“新生态”

随着第二批顺德驻稔村镇帮扶工作队于2024年7月顺利进驻,新兴金桂生态农业种养殖项目迎来了更为强劲的发展助力。该项目流转撂荒耕地约200亩,涉及农户170余户,为当地土地资源盘活和农民增收带来新契机。

第二批工作队充分汲取首批工作队的经验,深入田间地头,与项目团队紧密协作。针对项目以创新生态农业模式为核心,打造“一水两用、一地双收”发展格局的规划,工作队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助力项目推进。

由于地块撂荒弃耕十几年,周边山溪水涧干枯、水源短缺,工作队与当地政府协助项目团队因地制宜,在低洼位置规划5亩左右为一块稻田区域,并组织力量在稻田周边挖沟,用于蓄水灌溉,同时在水沟下养殖生态稻田甲鱼,沟面放置浮板,实现移动式种植水稻,将每一寸土地的价值充分挖掘,顺利达成“一水两用”。

在实现“一地双收”的探索进程中,工作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积极利用地块原貌发展农业生产,在种植农作物前期,协助项目团队合理安排养殖鸡、鸭的区域,通过移动式鸡棚,分期分批分区域开展除草行动,不仅减少了农药灭草的使用,还让家禽粪便肥沃了土地,成功构建起养殖反哺种植的生态循环。

此外,对于除草后的高地势区域,工作队帮忙联系农业专家,为种植玉米、花生和番薯提供技术指导,并且引导农户在种植地散养家禽除草除虫。收成后,工作队又积极对接市场,帮助项目将优质农产品上架销售,而劣质品和枝干则合理利用,用于喂养家禽水产,实现了农作物与家禽种养结合,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大幅提升了产值。

初步估算,项目前期投入约500万元,稳定产出后预计年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工作队还助力项目成功获得顺德容桂餐饮协会指定的食材供应基地资格,为产品销售拓宽了渠道。

展望2025年,顺德驻稔村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罗庆杰表示,将继续发力,协助公司升级改造种养结合的规划,推动引进农用机械自动化运作,降低人力成本,有效提高产量和产值。同时,助力公司预备申报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提升项目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

未来,在逐步加大规模种养殖和保证稳定产出后,工作队也将帮助公司策划开设产品销售直营店和加盟店,加大力度向周边覆盖各大餐饮行业,提供高品质、健康生态的食材,持续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迈向新的高度。

撰文:梁晓珺

【作者】 梁晓珺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