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2:56:00
春和日丽,位于毕节黔西市雨朵镇小水井村的黔西市富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大棚内,村民两两协作,测量距离、定桩、拉线、撒石灰,准备种植圣女果。
“土地刚完成翻耕、施底肥、消毒,等拉线定位后,就开始起垄、掏厢、覆膜。”该公司基地管理人员黄克荣说,种植圣女果可讲究了,垄高30厘米,宽1至1.1米,这样利于圣女果根系扎根生长。
该基地共有508个大棚,每个大棚面积240平方米,8年前,富园公司流转标准化大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种植圣女果,开启产业发展新路。
为发展好圣女果产业,富园公司从山东请来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种植技术,在施肥、滴灌、除病虫害等每一个步骤进行精心管理,栽培的圣女果品相好、口感一流,深受消费者欢迎。
今年3月,该公司进入耕作时间,专业农机开进大棚耕地作业。“这个月种植,6月下旬就可上市,到那时再来到基地上,圣女果挂满枝头,采购商排队收购,又是一番美景。”黄克荣说,一个大棚产量2100斤左右,平均每斤批发价3元多,产品供不应求。
采摘搬运圣女果 周训超 摄
丰产又丰收,该公司生产的圣女果一路闯市场,俏销广东、广西、浙江、福建等地。
不止小水井村种植基地,富园公司圣女果种植基地遍布该市林泉、大关、仁和、中塘等乡镇,向百里杜鹃管理区延伸,种植大棚达3000多个,圣女果年产量800万斤,总产值达2000多万元。
“我们通过发展壮大圣女果产业,以产业振兴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让大家的生活就像圣女果一样红红火火。”公司总经理陈英勇说。
目前,该公司带动近500户脱贫户实现入股分红挣股金、土地流转挣租金、务工就业挣薪金。
村民曹云芳家流转了1亩多土地,从整地、栽种到管理、采摘,她都在基地上干活,每年务工收入2万多元。“家门口有活干,有不错的收入,日子越来越好了。”她说。
产业助增收,该公司圣女果种植基地年务工达10万人次,每年为群众创造1000多万元务工收入。
“我们将继续做优做大圣女果产业,使之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金果子’。”陈英勇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小友
编辑 张云开
二审 杨小友
三审 刘皓
耐心枣庄培育耐心经济,走出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之路 枣庄,因煤而兴,被誉为“百年煤城”。十几年前,枣庄被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时,空气里还飘着煤尘。近日,在枣庄锂电产业园智能车间,每117秒就有一块电池包完成组装。转型之路,艰难但坚定。当初,面对煤矿关停、工人下岗、环境恶化的窘境,枣庄坚定不移地实施城市转型战略,抓好工业,耐住性子培育新兴产业。 2025-07-21 07:18:00
瓮安这个乡村人居环境从“将就”变“讲究” 走进瓮安县中坪镇艾州村,青瓦白墙的院落掩映在果树茶园间,硬化路直通家门口,新修的休闲广场上,老人悠闲地唠着家常,孩子们追逐嬉戏——这个曾经“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的小村落,如今变成了山清水秀的和美家园。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中坪镇打造“一主(茶)二辅(烤烟、精品水果)三补(蔬菜、中药材、养殖业)” 2025-07-14 22:14:00
【乡愁印迹·村史村事】鼠场村:传承历史底蕴,谱写发展新篇 在长顺县东北部,有一个充满魅力与活力的村庄——长顺县广顺镇鼠场村。这里历史悠久,民风淳朴,近年来在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正向着乡村振兴的目标大步迈进。鼠场村因历史上逢鼠日在此赶场而得名,其历史可追溯至1949年。历经多年变革,1988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出台, 2025-07-12 18:45:00
光伏产业大省如何“反内卷”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史晓露光伏行业有多卷巨额亏损2024年光伏A股上市公司亏损总额超600亿元价格暴跌2024年多晶硅跌幅39%硅片跌幅50%电池跌幅40%组件跌幅29%需求2025年全球光伏市场乐观需求量:600GW中国光伏市场乐观需求量:250GW产能截至2024年末中国光伏厂商硅料、硅片、电 2025-07-09 10:09:00
太原天然气公司部署防汛工作 保障供气安全 为保障汛期安全生产工作有序开展,防范降雨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7月8日,太原天然气公司全面部署防汛工作,提升应对极端天气能力,全力保障我市燃气供应安全稳定。据了解,该公司成立“雨季三防”(防洪涝、防排水、防雷电)工作组,结合生产实际制订专项应急预案,将汛期安全责任细化到人,确保抢险物资及应急措施落实到 2025-07-09 09: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