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20:46:00
从高原到海滨,从城市到乡村,一系列因地制宜、融入健康理念的文旅新业态,正在“开花结果”……在工信部工业文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文体康旅装备联盟理事长、文旅部科教司原司长孙若风看来,当下,康养成为各地文旅发展的新方向,正是源于现代人“爱生活、爱生命、爱生态”的新需求。
不同于传统旅游产业偏重打造地标性景点,康养文旅的发展路径更加灵活,可大可小、可高可低——既可以在城市打造热门打卡地,也能在县域和村镇落地生根,形成旅居新风向。
而想让康养产业真正为地方文旅引入“活水”,关键在于如何发掘一座城市的魅力。
“真正有生命力的康养产业,不在于设施是否豪华,而在于能否唤起人们对自然、他人和自身的关注,实现‘养心神’。”孙若风说,“也就是吃当地的饭、看当地的山、和当地人聊家常,这样的康养才是全方位的调理,才真正有文化、有温度、有生命力。”
纵观全国康养文旅发展的路径,孙若风认为,地方还要发挥创意,在相似的文化、自然资源中,做好差异化表达。同时,对接需求,根据不同年龄、收入和生活方式的消费人群实际需求,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同样是做康养,有的地方突出气候宜人,有的则主打中医药调理、音乐疗愈、艺术康养等专业化服务。”孙若风表示,这才是康养文旅的可贵之处——“千城千面”,而只要有创意、有差异,每座城市都能通过丰富的形式,给旅行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感。
在海南、贵州等康养资源丰富的地区,不少外地游客会“旅居式”生活几个月,甚至选择在当地买房、定居。
他们走出景区、走进社区,与居民打成一片,把旅游体验真正过成了日常生活。“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是让旅行者成为‘生活在这里的人’。”孙若风说。
如今,文旅消费呈现出更强的个性化和精细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康养行列,追求节奏缓慢、重视体验的短途出行。他们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而是希望“沉下来”,融入当地、体验当地,寻求身心的双重疗愈。
“康养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孙若风强调,“这不仅仅是身体的调理,更是精神的抚慰、文化的浸润,是一种有温度的生活方式。”(完)(《中国新闻》报刘益伶报道)
重磅!洛阳大型购物地标要大变样! 重磅消息!洛阳新都汇购物公园改造升级随着567 鲜生超市建业大食堂等新势力业态强势入驻TODAY 新都汇正式驶入升级迭代的快车道整体改造焕新即将启幕作为洛阳西工区最早的大型综合性购物中心,新都汇曾以“潮流+生活”定位成为城市“逛吃地标”。如今,为契合消费趋势迭代、延续地标生命力,本次改造以“城市礼盒 2025-09-02 11:19:00
豆腐“泡”进拿铁里?张家港这家咖啡馆火了 在张家港凤凰镇恬庄古街深处,凤凰豆腐与拿铁实现了一场风味碰撞,交织成“秋岚谷”特有的江南韵味。这一方80余平方米的空间原本是一家旅游纪念品商店,2023年5月,经过大半年改造,它以咖啡馆的新面貌“活”了过来,成为古街一景。“城市的咖啡市场已经趋近饱和,而乡村,正需要一些年轻的活力。”秋岚谷主要负责人 2025-08-29 11:07:00
1.2万架无人机升空,全市地标同时亮灯!深圳夜空被市民热情点燃 无人机表演现场。深圳晚报记者 陆颖 陈玉 严文婷 摄8月26日晚上8时26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无人机灯光秀表演在深圳市民广场、深圳人才公园同时举行。1.2万架无人机腾空而起,与城市灯光秀交相辉映,以天空为幕、以科技为笔,为市民游客献上了一场科技与艺术共舞的视觉盛宴,向世界生动讲述了深圳经济特 2025-08-27 09:18:00
@太原人 七夕临近,“面子消费”要不得 限定款浓情巧克力、个性化定制情侣礼品、寓意非凡的黄金珠宝……七夕节快到了,记者走访市场发现,无论线下实体店,还是线上商城,过节的仪式感拉满。“七夕限定”“一生一世”等广告宣传语被商家挂在最显眼的地方,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8月21日,省消协发布消费提示,七夕不要陷入“面子消费”。为心爱的人买一份礼物 2025-08-26 08:00:00
大反转!确认系摆拍! 据美团官方账号“小团有话说”:近期,自媒体博主“一个爱拍照的人/三祯半”“小川大梦”分别发布“单身父亲背患病孩子跑单”“女骑手把娃放进外卖箱送单”等视频,通过评论引导至个人账号,主页放收款账号或直接展示收款码,因流量过大,收款码一度被限制转账。经核实,“单身父亲背着患病孩子跑单”中的出镜男子,于今年 2025-08-25 15:29:00